官字兩張口的時代,似乎也就這麼簡單的結束了。
而這樣的結束,代表著是什麼,以劉香的聰慧,不難看得出來。
冤假錯案最起碼是會減少一大半,他不敢說沒有,保守一點減少一半,那就是大明的吏治清明。
更妙的一點就是。
這本書聽林宜豐說是可以買得到的,雖然對許多人來說不是很便宜,可手中只要有這樣的書。
那就是把大明律拿到了手中。
誰敢判錯了,立刻就能夠被人給揭露出來。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自然也就斷絕了某些歪嘴和尚唸經斷案方式。
還有其他的種種好處,他一時只知道很是絕妙,卻想不出來,妙在什麼地方。
劉香張了張嘴,嘆息一聲道:“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絕妙書籍,能夠想出這個辦法,還給編撰了出來,不知要得罪多少文武百官。”
他算是看明白了。
就憑這一本書,就已經收回了許多官員手中的權利。
那種無形的權利,才是官員們的立身之本。
才是最讓老百姓們無所適從,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禍根。
“這本書,除了損害了文武百官的權益,可是保障了除了官員之外的所有人的人身保障。”
林宜豐在接過這本書的時候,可從來都沒有想過,一本沒有優美文字,沒有精彩的故事的書籍。
居然比那些流傳千古的詩句,更讓他佩服和敬仰。
“我決定了。”
劉香突然發神經的一拍桌子,吼道。
“你又決定了什麼?”
林宜豐詫異的問道。
通常劉想著這種狀態,幾乎都是腦子一熱,等到冷靜下來之後,就會迅速的忘記了自己說過的話。
“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決定親自去京師一趟,決定親眼看一看大明的皇城,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半輩子都飄在了海上,想要試試腳踏實地的感覺。”
劉香已經不再年輕。
若不是沒有辦法,誰又願意漂泊半生。
反正也沒有多久好活的了,用自己的命,賭一次對劉世勳的信任也是可以的。
林宜豐卻被劉香的這個決定嚇了一跳。
身後幾千條船,可都要靠著他過日子的,一個人要是跑到了京師去,海上可又該怎麼辦?
而且已經因為拒絕攻打大明的艦隊,他們也間接的拒絕了熊文燦的招降意願,外面還有一個鄭芝龍,身邊別看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和他們合作,聯手對抗鄭芝龍。
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過是為了自身避免更大的損失罷了。
只要鄭芝龍不拼命,他們也不會想不開的打成一團。
“你別衝動,咱們還是來日方長,要是實在不行的話,老弟我親自豁出命來跑一趟也是可以的。”
出點主意林宜豐還是沒問題。
要想震懾住那麼多的海盜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蛇無頭不行,海盜沒有了頭領更加的不行。
畢竟蛇無頭了還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掙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