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那個年底啊,是一個瘋狂的年代,貪贓枉法是正事,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
當地崇禎看到這一點訊息的時候,心中隊伍無語,恨不得去皇陵,把神宗給叫起來,好好的聊一下,是不是應該在神宗的身上,也貪一把。
袁可立不用去猜。
在當時的朝堂之上,真要弄出了那種厲害的火槍,不需要多久,就一定會出現在建奴的手中。
而且是嶄新的那種。
最後,還會因為出價高,把造槍的工匠,都會賣給建奴。
都是些要錢不要命的人,誰管這些火槍,是不是最後會打在自己的身上。
兩人一邊閒聊,一邊往回走去。
很快就上了官道。
“水泥是個好東西,當年要是有水泥的話,遼東的建設應該會更快一點。”
袁可立是看到什麼說什麼。
有太多的話,曾經憋在心裡不吐不快,在高陽縣的時候和孫承宗沒有多少話可說,都是失敗者,也就不揭瘡疤了。
和高弘圖倒是聊得來。
可也是霧裡看花,許多東西,都是要過許久,才能夠想明白到底有什麼用。
就拿水泥來說。
簡單實用,道院的研究,也沒有花費多大的功夫,當時為何就沒有人能夠想到,石頭燒成灰還能夠這麼用。
“嗯,加快建設,相信往後一兩百年,要是沒有人能夠研究出更好的替代品的話,應該還在使用。”
崇禎可是知道水泥這東西到底應用有多廣泛。
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沒有出現一種更好的替代品。
也就是在水泥的質量上下功夫罷了。
想要研究出新產品,那真的需要一種科學上的偶然性。
畢竟,材料科學,有時候就得講運氣。
“聽說這條路,還是前任內閣首輔他們修建的?”
前任內閣首輔有兩位,一個黃立極,一個韓爌,好巧不巧,都修過同一條路。
袁可立唏噓一陣的問道。
心中想著:要是這兩人,能夠看到現在大明的模樣的話,是不是當時就會安安穩穩的輔佐皇上了?
眼看著,只要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兢兢業業的幹活,青史留名是板上明擺著的事情。
就是不清楚,這些人現在後不後悔。
“當時還有好多大臣和他們的親人呢,你要是走京津官道的話,那條路還是福王修的呢。”
崇禎一點都不介意別人知道,一些工程隊中都有些什麼人。
反正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人也都是茶餘飯後的話頭,都是釘在恥辱上面的重要角色。
忽地。
遠處傳來了一陣鐘聲。
袁可立腳步一頓,仔細的傾聽了一會。
“是機械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