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張春一愣,回神。
“進來。”
他並沒有因為有人前來彙報,打亂了自己的思路而生氣。
對於軍情,他是寧可第一時間知道,都不願意為此而錯過了任何時機煩惱。
“尉長,外面有一位叫做劉文秀的尉長前來找你。”
士兵進門行禮之後說道。
“請他去正廳,我這就來。”
劉文秀的名字,他沒有怎麼聽說過,尉長這個官職,現在大明很多,有名氣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能夠被找上門來,他能夠想到的,也只有前端時間守住了杜度進攻的喜峰口。
手上沒有人因此而傷亡。
也沒有付出多少彈藥,全都是因為他捨得使用了那枚價值很高的照明彈。
劉文秀是在正廳見到張春的。
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看模樣頗為文雅,眼中有神,行走之間也很有法度。
“張尉長治軍有方,我是看到了你的戰報,特地前來學習一二的。”
劉文秀上前一步敬禮之後,才攀談了起來。
“治軍也不過是在按照軍法條例來,當不得同僚學習。”
張春也而不見外。
兩人的年紀差距很大。
然而從交談開始,卻彷彿感受不到其中的代溝,就像是兩個思想新潮的人,坐在一起天天說地。
不過所說的大部分東西,也都是軍隊上的東西。
從領兵打仗,到兵器對於戰鬥的影響,其中還談到了後勤和醫療兵,最後還要假山給一個工兵。
“皇上對兵種的劃分,在歷史上也有過,可都沒有這一次這麼詳細。乍看之下,後勤,醫療,工兵,根本就沒有辦法和正兵相提並論,其實不然。”
“怎麼說?”
“條理分明,可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不過我覺得,全才還是要的,我正打算給皇上劍意,組建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人數可以很少,卻必須樣樣精通。”
“這個有什麼用?”
“用處可大了,就拿這次建奴攻打大明來說,他們要是組織小部分隊伍,然後悄悄的翻閱長城,進入大明的內部之後,你想要,造成的破壞得有多大?”
劉文秀恍然,心中暗道:這可能就是皇上透過一封奏疏看到的東西吧,果然不同的人想法雖然不同,可想出來的東西,總是能夠讓人大吃一驚。
經過聊天,他也清晰的人知道,此人根本就沒有那些老夫子酸腐氣味。
看著年紀已經很大了,反而有種年輕人的朝氣蓬勃。
“還有啊,你看,深入敵人的背後,不管是行刺敵人的官員,還是毀掉敵人的後勤補給,那都是隱蔽性和機動性很強的隊伍,因為技能的全面,他們的生存條件也就進一步提高,反正好處多著呢。”
張春總算是隻找到了一個可以聽得懂他的想法的人。
他自己的那些手下,可都當他在說天書,只是嘻嘻哈哈的胡鬧。
“這個想法不錯,我覺得你應該寫給皇上好好的看看。”
劉文秀已經忘了而他來此的目的。
反而商討其這支特殊的隊伍,到底怎麼用,配備上那些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