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找誰說理去?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走進了盛京。
蕭瑟的盛京迅速的彷彿被注入了一片生機,街道兩旁,鹿哨、龍笛、貝等依次響起。
接下來就是琵琶、渤海琴、莫庫尼(口絃琴)等等。
各種歡快的樂聲,交織在了一起,讓枯黃的落葉,也不再有秋的蒼涼。
單鼓、抬鼓、節、哈利馬刀、拍板、腰鈴、響鈴、八角鼓等。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重複的樂聲,皇太極走過,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些,這是他治下的盛京。
繁華一致如斯。
街道旁拿著樂器演奏的人,每一個都穿著都很講究,面上不見菜色,紅潤的彷彿剛剛摘下的花朵。
代善他們這些貝勒跟在後面,眼中的驚訝就沒有停下過。
彷彿他們第一次認識到了盛京,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一路走過不見窮人。
似乎滿城富貴,繁華盛景比之某些書上記載的還要真切。
“盛京比朕離開之後更見盛世。”
皇太極把杜度叫來站在身旁,閉口不提在喜峰口戰敗的任何事宜。
都是失敗者,從來只聽說過成功者坐在一起吹噓著自己成功的經歷,還沒有多少人會拿自己的失敗說事。
除非是已經站的很高了。
回顧往昔,覺得也是一件樂事,拿出來消遣一二。
“其實,盛京的繁華,一直都在,只是皇上只在宮中處理政務,沒有多少時間看到民間的盛景。”
杜度很會說話。
不但好聽,還彷彿就真是如此。
皇太極不是沒有懷疑,可在此情此景之下,他還真的需要這樣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就算是明知是騙局。
花費的代價很大,他也認了。
“阿敏沒有回京?”
看了一圈,皇太極沒有看到阿敏的蹤跡,裝作隨意的問道。
“沒有,臣回來的時間也而不久,不過有些事情還是知道一二的。”
杜度落後半步,小聲的說道。
在周圍都是樂聲的遮掩下,離得遠了,旁人就是想要聽清楚都得費勁。
“說來聽聽。”
皇太極對於阿敏心中很是糾結,防備有之,可對其能力還是很信服的。
“廣寧陷落,莽古爾泰陣亡當場,一萬勇士都成了大明的俘虜,西平也在同一時間失陷,阿敏撤退及時,只帶了六千人封鎖遼河的最窄河道,以防大明火槍兵過河,讓局面迅速惡化,一發不可收拾。”
隨著杜度慢慢的道出實情,皇太極對阿敏的看法也在慢慢的轉變。
能夠顧全大局,獨自帶著殘兵敗將,重振旗鼓,防守在最關鍵的地方,這些不但需要的是勇氣,還得要有了不得的兵法做支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