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怎講?”
高傑莫名其妙的問道。
馬蘭峪的防守佈置很好呀,也而沒有出現那個地方的漏洞,難道是這個方位還有一條隱秘的行進路線,之前不知道。
現在才發現?
要是這樣的話,現在重新佈置也不算遲啊。
“我以為建奴一萬人馬攻擊喜峰口,那個方向才是主力,後來又有斥候來報,說是前來馬蘭峪的建奴又五萬往上的兵力。”
隨著滿桂的解釋,高傑心中瞭解。
不就是判斷錯誤了嗎。
很正常,想當年他跟著高迎祥他們在陝甘寧一帶四處亂竄,也經常判斷錯誤大明兵力的虛實。
看起來人少,實力確實做兇猛的。
那是還是火槍兵第一次成建制的上戰場,只兩輪齊射,就打崩了幾萬人的流寇。
他能夠活下來,還真的是運氣使然。
說來也是奇怪。
如今的許多軍中將領,大部分居然都是曾經的反賊出身。
當然。
這些想法,也只能在心中想一想,可不敢真的說出口。
萬有傳出去,讓皇上心裡不爽了,到時候砸的可就是所有兄弟們手中的金飯碗。
“沒事,打過幾次勝仗,自信上來了,到時候娟算是千軍萬馬,自己只有一千人,也敢當在前面,你信不信?”
高傑拍了拍滿桂的肩膀,明明滿桂的年紀要比高傑大。
可在此時,所有人都忽略了年齡的差距,在軍隊當中,只有能力大小,畢竟能力大的將官才能夠帶領著自己的手下,拿到更多的軍功。
也能夠讓自己的手下,避免更多的傷亡。
而避免更多的傷亡,也是算在軍功中,做綜合考量的。
為的就是,讓一些想軍功想瘋了的將官,不體恤自己的手下,而這一條例,還是孫傳庭帶著隊伍進入袞州之後,發生的一些列事件。
才單獨編寫的軍事條例。
雖然衛薄厚已經死了,可到底是留下了一點東西。
往後只要學過軍法的將官們,就沒有辦法忽略過這一條例。
也算是間接的名垂青史了。
“現在的戰爭,我已經看不明白了。”
滿桂沉默了一下,無奈的說道。
他之前在接到皇上的召見,還給了一個尉長的身份,自以為憑藉著自己的兵法和能力,是能夠在軍隊中博的一席之地的。
如今看來有些想多了。
皇上看中他的也只是忠心,至於兵法那些東西,還是要靠大明現在的那些年輕人才是。
把心裡話說出來之後,滿桂看著高傑的眼睛繼續道:“這次馬蘭峪的戰役,就靠你了,我聽指揮就是。”
自知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