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在此之前,還有百姓前來上香。”
一邊走一邊說著。
王衝看著斑駁的城牆,彷彿其本身就是一種歷史,記載著每一次戰爭。
外面就是敵人,而裡面就是需要保護的大明百姓。
心中想著:若是那一天,大明打出去了,消滅了蒙古人,沒有了敵人之後,這一座居庸關還會不會存在。
他要是真的問崇禎的話。
崇禎絕對會像看傻子一樣的看他。
沒有敵人了,不會設定一個景點?
每一年單單來此旅遊的人,就能貢獻出來不少的金元好不好。
雖然現在的大明,還沒有所為的旅遊業,可崇禎絕對不會把這樣的一個名勝古蹟給荒廢掉。
因為那是會被後世子孫們咒罵的。
更何況,現在的居庸關,可是一道最好的防守敵人的關卡。
“這裡就是北關,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火炮都是嶄新的火炮。
道院設計,兵工廠出品,效能和威力毋庸置疑。
站在火炮旁邊的炮兵,一人身上掛著望遠鏡,這人是隨時可以因為距離的角度調整火炮引數的人。
而這樣的人,是需要懂數算才成的。
另外兩人則是身強力壯,隨時要為填充炮彈做準備。
王衝看罷火炮,心中就覺得,往後可能就是火炮的天下了,常聽皇上說: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這一點如今的所有將官們都是認同的。
只要火炮的數量多起來,真的可以把火炮當成火槍來使用,在幾里地之外就能夠迅速的打擊敵人,火槍再精良,也沒多大的用處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最多在收尾的時候,能夠派上用場。
突地,他看到了離著火炮不遠的炮彈箱子,心頭就是一跳。
“你是什麼時候來到居庸關的?”
王衝問的是掛著望遠鏡的主炮手。
主炮手一愣,迅速的行禮道:“回將軍,我是崇禎三年的兵,昨年八月份來此的。”
“哦!這樣啊,你有多久沒有回到軍事學院了,還有就是最新的火炮使用手冊,你是什麼時候拿到的?”
“沒有軍部的命令,我們是沒有機會再次回到皇家軍事學院的,還有就是火炮的使用手冊,最新的是崇禎三年十月份拿到的。”
“嗯,現在最新的火炮使用手冊上面說了,必須把炮彈和火炮分開,為的就是避免炮彈因為失誤發生爆炸,引起更大的災難。”
王衝提點了一句,雖然敵人不可能也使用火炮打到這裡,可該有的防患絕不能少。
“遵命,將軍。”
主炮手一怔,心中思索了一下就知道,他拿到的火炮使用手冊已經過期了。
而現在最新的,還沒有拿到手。
剛剛王將軍之所以這麼問他,也是要避免不教而誅,畢竟一個不知道著他規則的人,做出了錯事,也是沒有辦法的。
“對了,一會你們去一個人,給另外幾位主炮手也說一下注意事項,打仗是要流血犧牲,可犧牲在自己的大意上,那就憋屈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衝看起來溫和,說出來的話也很溫和。
可要是真的是因為手下做錯事了,沒有按照規定來做,發起火來也是六親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