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觥籌交錯,三人的場面喝出了三千人的氣勢。
“不知祖兄召集我們兩人,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商量嗎?”
袁崇煥放下酒杯,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可還是想要聽聽祖大壽怎麼說。
“平襄只是開始,朝鮮很大啊,相信大家也都感覺到了,原朝鮮國主李倧,已經召集了不少的人手,正在想著怎麼奪回平襄。”
城外的風風雨雨,酒桌上的三人,沒有誰敢於輕視。
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謹慎才是最好的選擇。
“嗯,我接到手下的彙報,是有許多人從黃海道,江原道等地來到了平襄周圍,期中最多的就是原朝鮮的那些貴族們的影子。”
袁崇煥的拉攏人心很成功。
只有當地的朝鮮原住民,才能夠多他們提供更多的訊息。
“我也得到了一些隱秘的訊息,外面有些貴族想要和我合作,特地說了一些,李倧已經向皇太極借兵了。”
何可綱也說出了自己的訊息。
在三人之中他的手下最多,所以意外的就被別人誤以為,他的勢力是最大的,只要能夠拉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攏了他,從中做出背叛的話。
平襄的奪取就會更加順利。
“他們沒想著向大明遞交國書?”
祖大壽看了一圈,最後發現,就他們祖家的訊息最落後。
若不是場合不合適,他都想要,再拿起鞭子抽打一番自家人了,一天到晚的只惦記著權利,連最基本的打探訊息都不成。
要他們到底何用?
“咱們已經來了,他們就不敢向大明借兵,免得加大了咱們的實力,不過要是他們去往盛京的信使知道了咱們和大明的關係,恐怕就不再畏懼了。”
袁崇煥現在就是披著大明的皮,坐著自己的事情。
有朝一日,這層皮破了,面對整個朝鮮。
他手下的這點人手,哪怕是以一當十,都不已定能夠全須全尾的走出平襄。
“不錯,我也這麼覺得,李倧和那些貴族們之所以一開始就跑路,也是因為怕大明,而不是真的怕咱們。”
最近沒事,何可綱就會琢磨上一次,輕而易舉的拿下平襄的前前後後。
大明不惦記朝鮮,是因為距離遠。
建奴不惦記朝鮮,只是打敗之後俯首稱臣,那就另有說到了。
若是朝鮮族真的像他們一開始就感受到的那麼弱小,又憑什麼讓建奴這些蠻子門輕易的放過。
那些可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
“所以咱們應該提前開戰,免得周圍的敵人越聚越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祖大壽建議道。
現在已經不能退了,缺少了補給,他的那些手下,只怕是把他們先給處理掉,最後帶著他們的腦袋,迴歸大明。
前途和命相比,肯定是命重要。
況且拿了他們的人頭,也能夠得到一份賞賜,過一個舒舒服服的後半輩子,應該不成問題。
危機從來都是在外面,這才是他們不想掙個你死我活的真正原因。
也就底下的人,眼皮子淺,看得不夠長遠,所以才把當前的局勢弄得一團糟。
袁崇煥和何可綱,想要和祖大壽坐下來好好的聊聊,都沒有半點的機會。
各自對自己有些手下的失控,難免尷尬。
好在祖大壽提前點破了幾人的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