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就是科舉的時候,出的試題苛刻了一點。
重要的是現在遼東幾次戰役的勝利,讓崇禎在冀州和雍州兩地的名聲,已經快要達到喊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永樂大帝了。
蒼蠅不叮無縫蛋。
可要是蒼鷹想要去叮,肯定是能叮上的。
關鍵是這顆蛋它自身已經有了很強大的實力,弄不好蒼蠅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連日來他除了接見那些大笑的官員,和有了名望計程車子,幾乎就沒有想出可以破解的辦法。
若是在漢朝董仲舒時期。
面對那些牛人,崇禎真得掂量掂量。
畢竟是一群,一言不合就改儒學的大佬,人家完全可以造出一門符合崇禎心思的學問。
求變,求全。
怎麼著都行。
可輪到只會抱著祖上的餘暉,吃老本的孔胤植就沒有這個本事和魄力了。
想要在儒學的土壤上面,開出另外一朵花,除了王陽明之外,似乎還真的沒有誰能夠辦得到。
即便是宋朝的朱熹,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之後沒有多少人真的認可。
而且抹黑朱熹的人也不是沒有,只有王陽明一人是個例外。
一個完美的聖人。
在歷史長河之中可真的不多見。
“來人。”
躊躇良久,孔胤植還是決定把自己的幾位女媳找過來,好好的商量一下大事。
“老爺。”
一名老人走了進來,身上的穿著,走出去就是,另外一位老爺。
宰相的門人七品官,孔家的下人也差不多。
“去給我把羅尚忠叫過來。”
上一次羅尚忠的兒子,還帶著銀兩前來孔府,搭救自己的父親呢。
誰知道只是虛驚一場,京師的不知道多少官員都被送去修路了,就連宋祖乙也不例外,偏偏羅尚忠逃過了一劫。
據說是,查了一番,居然是個清官,而且還勤政為民。
錦衣衛只能是給放了。
當然事後的名聲也上漲了不少,也算是因禍得福,現在就在李定國的手下辦差。
其他幾位女媳離得太遠,鞭長莫及,這次剛好羅尚忠回家省親,要路過山東。
要不然他還得去信京師才行。
那名老人接到囑咐,悄聲走了出去。
而孔胤植此時也沒了想些東西的興趣,他的文采並不是多好,說實在話,要是讓他背誦孔學上的文章。
他都不一定能夠背的下來。
生在蜜罐裡的人,那懂得外面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的辛苦。
“我是孔子的後裔,誰也不能拿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