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都已經這樣了,另一邊的廣寧,肯定也是一樣。
在大淩河堡一敗塗地的莽古爾泰,帶著他戰敗的手下,一直就在廣寧城中休養生息。
李過隔三差五的出來打秋風,雖然每次損失的人手不多,可經不住日積月累啊。
這次李過更是大膽的穿過了廣寧防線,深入了內部好幾天了,他才發現情況不對。
可此時也已經晚了。
不知道大淩河堡新來的將軍叫什麼名字,做事比李過還陰損。
一不放槍,二不拉出火炮射擊。
只是在某些畢竟之地上,做了不少可以隨時都能爆炸的轟天雷。
任何膽敢出城的隊伍,都遭過轟炸。
要不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派出了薩哈廉帶著一支騎兵奔赴盛京,而自己留下唱著空城計,現在就算是想出成都不容易。
大量的糧草消耗,等到四五月份,不用大明的軍隊攻打廣寧,他自己都要放棄那個地方。
於此同時,無論是在大淩河堡的劉體仁,還是右屯的衛薄厚也都心中忐忑。
這兩個地方可沒有多餘的火槍兵守衛,都是在虛張聲勢,生怕自己的氣勢弱了,被人看出了破綻,來個一波推。
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倒不是莽古爾泰和阿敏沒有想過著兩個地方兵力不足,可在火槍兵的為名之下,做出任何決定,都得多思量三分才行。
這就是武力的震懾。
明明西那種已經想到了其中的虛實,可就是不敢付諸行動。
於是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選擇發愁。
可以來回的試探,就是不敢更進一步。
而在關外深處,攻下火藥廠的李過也在發愁,到底要如何才能把這些工匠全部給帶回去。
“將軍可是在想,我們這些工匠如何跟著你們出關?”
劉漢的察言觀色本領,在最近幾年提升的很快,只瞧了李過一眼,就知道他為什麼發愁了。
“是啊,從這裡道大淩河堡的路程可是不近,騎馬都得好幾天呢。”
李過掃了一眼那些工匠,其中一半人正在吃飯,另一半人還在努力的把火炮往出去搬運。
同時需要搬出去的還有一些火藥的和鐵丸。
下一步就要用這個笨重的玩意,轟炸盛京的城門了。
沒有攻城器械不要緊,用皇上的話說,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以前只當是一個笑談,現在他已經把笑談給變成了現實。
“我知道一個建奴的馬場,只要搶了那個地方,馬匹絕對管夠。”
劉漢小心的說道,大明的軍隊能夠深入到盛京腳下,在他心中已經很了不起了,他可不認為這些人來此是為了他們。
要是能夠給出一點很有誘惑力的東西,比如:戰馬。
那麼自己這些可憐的工匠,活下來的機會就要大很多了。
李過可不知道,面前這位看起來憨厚的老師工匠,心中打的小九九,比許多朝中奸狡如狐的大臣,都玩得漂亮。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