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皇帝都是生怕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們干政。
可崇禎的想法似乎相反。
總是想著辦法,把皇宮內的皇后和妃子們,哪怕是太監和宮女也都教導一番,送出去最事情。
整個皇宮似乎已經不像是一個皇帝的居所。
更多的則像是一個培養貼近皇室的人才機構。
那些太監因為能夠出去做事,還有機會因為功績,得到一個自己認養的子嗣來傳承香火。
現在迸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崇禎見了都不住的安慰道:“你們都還年輕,慢慢來,別把自己給累到了。”
然而作用不大,可收穫不小。
忠心一個人,不是嘴上說說,是能夠從方方面面來表達的。
當然讓一個人對自己忠心也很不容易。
可在崇禎真的把太監當成一個正常人來對待的時候,太監們的忠心就有了。
而這些太監們現在也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三次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鄭公公。
一個正確的目標和榜樣。
才能夠給某些人樹立一個堅固的信念。
這句話是誰說的,崇禎已經不記得了,可不妨礙他拿來用用。
同時宮裡的宮女們,也不再為了自己的以後發愁,外面的皇家產業到處都需要人,只要自己的年歲到了。
就可以申請外調。
不但有工作,還有薪酬,而且不低。
重要的事還能夠嫁到一個好人家,現在為止已經有不少的女孩子嫁人之後開始生產了。
一開始她們還以為自己要丟了工作,沒了經濟來源。
可後來發現,原來還有一個所為的產假。
足足兩年時間,不但可以在家裡帶娃,每個月還能夠拿到八成的薪俸,這樣的好事情,在大明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以前還有不少女孩子和她們的家人,都對進宮做宮女,心頭恐慌。
若不是家裡沒有餘糧,哪捨得自己的孩子,去那種仿若監牢似得關一輩子。
而現在嗎。
只要皇宮招收宮女,不知多少人家的子女搶著來做。
就這還要看運氣還不好呢。
於是宮裡的規矩沒減,可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們的熱情持續高漲。
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看到希望,蠅營狗苟的歪心思,就會瞬間減少許多,畢竟能從正當途徑達到目的。
又何必挺而走險的,讓自己為難呢?
皇宮的宴會如今讓崇禎快要辦成一種常態化了。
每一個節日,都會藉著舉辦宴會的藉口,來加深一次君臣之間友誼,崇禎知道許多時候這種友誼不是很靠譜。
可只要有一丁點機會,那就值得去做。
年底了,回到京城的人就多。
自己的幾位少將軍,還有一個各處的大臣們。
有家眷的帶著家眷和皇后妃子們一起談天說地。
“臣每一次進到皇宮,感覺都和從前不一樣,看到這些宮女和太監們,一個個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在以前,洪承疇的官職最高。
崇禎還沒有做皇帝的時候,人家就已經來過皇宮了。
那時的皇宮森嚴,陰寒,卻少了一中生氣,彷彿任何一個人進來一趟,都只能感受到威嚴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