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部長總算能夠懸崖勒馬,沒有行差踏錯,幾個工廠工人受傷,是因為西安府的捕快人手太少,根本忙不過來,不是你不盡心盡力。”
李長庚前去看了明廷寶行一眼,摞一箱箱的銀子,人說你看到了都會心動。
若不是大量的人手都調集道那個地方,西安府還真就亂不起來。
“我知道,我最大的錯處,就是想要捂蓋子,卻沒想到,現在和以前不同了。”
見到李長庚,張鶴鳴也就能誰出心裡話,銀子他也喜歡,可沒有機會,也不敢輕易地下手。
如今看來官途也是不順。
本想著努力一下,更進一步的,卻還是行差踏錯。
“你能這麼想就對了,皇上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估計再有幾天你也就能見到。”
皇上的講理張鶴鳴總覺的和他學到的儒家精義,是是絕對相反的。
以前都說民不告官不究,現在提倡的就是防患於未然。
以前是能遮掩就遮掩,海晏河清嗎,那個皇帝不喜歡。
現在卻全變了,有事情必須給說出來,可以想辦法解決,卻不容許隱瞞。
就因為不能遮掩,整個雍州這麼大的地方,每天的事務多的,都能讓人忙的顧不上喝水。
這哪是當官啊。
士子風流哪去了?
李長庚彷彿是張鶴鳴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只是看一眼他的表情,就知道了他的想法。
“你這種想法要改,我曾聽皇上說,某些官員就是能力不行,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問題的人,人雖然沒了,可問題依然在,長此以往積累起來的民怨,足以讓整個天下改朝換代。”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懂。
問題是如何長期的做下去。
這才是考驗人的開始。
“山西商幫那些晉商沒了,那是皇上下的密旨給滅了的,勾結建奴,通敵賣國,死了也是白死,可陝西商幫那些西商就乾淨了?
沒有這些人囤積糧食,當年可就不會有那些反賊起義,現在安徽商幫的微商,山東商幫,洞庭商幫,龍游商幫 ,江西商幫,寧波商幫 ,廣東商幫的粵,商福建商幫等等,還在挖掘大明的根基,這是能夠隱瞞下來的嗎?”
李長庚也是在崇禎身邊的呆久了,才能跳出自己思維的圈子,全面的考慮問題。
許多時候,聰明人的聰明程度是相差無幾的。
只是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才會顯得一個人聰明過頭的,是真正的天才。
“說實在話,皇上從來都沒有公開的厭棄過儒家,只是現在的儒生真的不爭氣,口號喊得響亮,居然每一個做實事。”
李長庚繼續說著,他其實是不想張鶴鳴走錯路。
眼看著大明將要真正的撰寫歷史了,身邊一起奮鬥過的老朋友可不能少。
“算了,我給你說這些沒用,關鍵是自己能想得通才行。”
李長庚說的越多,張鶴鳴就知道自己算是躲過了一劫。
官場上的某些事情們總是有一些規則可尋的。
**
走在最後面的崇禎,身邊的護衛也是不少。
抽調的人選是晁剛的手下魏晨。
三輛馬車行走在新修建的道路上平穩的,沒有第一次出京師是那麼顛簸。
“皇上,前面就到平陽府了,咱們是歇一晚再走,還是連夜趕路?”
魏晨上來請示,都是步行,速度根本就快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