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晁剛呢?你有什麼人要推薦的嗎?”
崇禎點頭記下,才問向晁剛。
“臣的手下,只有魏晨一人磨練出來了,另一位張存孟還差一點,不過臣在劉敏當中發現了幾位很有天賦的人,不知可否推薦?”
晁剛是很看好張存孟的,可因為某些原因,還是覺得張存孟不如魏晨成熟穩重。
“哦?說來聽聽。”
崇禎好奇的問道,內心的心上也越發濃厚,能夠推薦出與自己無關的人,那就一種進步。
畢竟大明的千里馬還是很多的,缺少的只是相馬的伯樂。
“衛博厚是一個,他是薊州本地人,母親病死,父親也在建奴入關之後,活活凍死,家裡只剩他一個人了,讀過書,懂得識字和數算。
另一個就是在房山遇到的少年人,他叫蘇廣,家境還不錯,聽到薊州遭了兵災,自備刀劍跟著一起來打建奴的。”
晁剛想了想自己讓一個罪臣蘇茂相,到現在還在主持薊通的政務,人家也辛苦了這麼就,還是要問上一句。
“臣在流民當中,找到了一位罪臣,能力還算不錯,已經徵辟為薊遼政務總督了,不知······”
蘇茂相此人,崇禎自然知道,晁剛給他寫過書信,說明過情況。
“能力不錯就暫時用著,俸祿不要剋扣,既然知道悔改,那朕就給他一個機會,他的罪免不了了,他的子女可以享受大明百姓的權益。”
大明百姓的權益,就是說可以做犯法之外的任何事情,不算是罪民。
以後無論是科舉,還是做官,都不會受到他父親的影響。
“臣代蘇茂相謝過皇上恩德。”
“孫傳庭和盧象升距離太遠,手上的兵力不多,還需要鎮守山海關,過段時間,晁剛你再訓練一萬士兵,去把那兩人換下來,然後讓他們回來開會,順便推舉一些聰明人。”
崇禎想了想接著又道:“隊伍中有沒有傷殘計程車兵?有的話讓他們趕快轉業地方。”
“有大概一千人左右。”
戰爭能夠不死人,只是傷殘而已,不在適合當兵,這樣的人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勇武和功勳。
崇禎用起來也放心。
“這件事情,李長庚來負責安置工作。”
一場御書房會議,開了整整一天,就連吃飯都是有人送過來的。
記錄會議內容的王承恩,已經寫滿了一摞紙張,墨汁都已經研磨了好幾次。
總算是敲定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只有民生問題,依然是沒有更好的辦法立刻展開。
第二天。
御書房就多了一人。
秦良玉也被招了過來參加會議。
朝堂現在是個空架子,沒有朝臣自然也就沒了朝會。
“秦將軍第一次參加這種臨時的會議,不用拘束,在大明可是很少有像你這樣的女性,上次我讓人給你帶回來的任命詔書,看了沒有?”
崇禎對待秦良玉,可是真的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