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西安府的李長庚還專門算了一筆賬,打算讓皇上削減這種奢侈的屯兵行為,只是後來不了了之。
原因五花八門,可他知道一個靠譜的訊息就是,賬目算下來之後,皇上弄出來的這一套反而是最省開支的。
“我們槓桿跟商討了一下,根據薊州和通州的一些大明佈防來看,建奴們很可能已經有了火炮,這一點也不能不防。”
晁剛眼神一凝,不在說話,而是看著面前這塊佈置的很是詳細的沙盤。
看了良久心裡已經有了竟是周邊的地形。
“火炮咱們不用操心,那是專門對付京師的,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怎麼儘可能的在野戰中勝過建奴,不能因為有危險損失太大,就不去做。”
張存孟點頭表示瞭解。
“野戰能勝也有辦法,咱們的火槍兵發射火槍都是要站著,或者蹲著,我的想法就是,讓工程部的人在前面挖壕溝,咱們的人就躲在壕溝之內射擊,安全上有保障,唯一的問題就是工程量有些大。”
何止是工程量大,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京城的四周全部都是凍土,堅硬的堪比石頭,要是挖壕溝,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達到可以藏身的標準。
晁剛眼睛一亮,這個辦法好,就是推進太慢,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堅守陣地。
“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其他辦法也有,就是花錢太多。”
提到花錢,何止晁剛鬱悶,就是張存孟也跟著鬱悶。
皇上免了徭役,要做的許多事情,就只能用銀子來解決,在雍州這種事情都不是個事情。
百姓對官府的信任隨著崇禎毫不打折扣的兌現一些任務,早就樹立起來了。
可在別的地方,百姓可不認這種事情。
畢竟不知多少官員們,就是拿著朝廷的信任在拼命地消耗,為自己攢銀子,到了需要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響應。
完全是被坑怕了。
心疼了還一會,晁剛才無奈的道:“先說說是什麼辦法,省不了的銀子,咱們就必須給花出去,用皇上的話說,咱們吧士兵們帶出來,就得儘量的把他們全須全尾的帶回去。 ”
“弄上一些裝著沙土的口袋,隨車搬運,需要的時候,立刻壘成臨時牆壁,不但可以阻止騎兵的奔襲,還能給咱們有效的防禦,比挖壕溝可快多了,而且靈活性也很高。”
張存孟很自信的說道,對於火槍,他有著自己的認識,往後的戰爭肯定會因此而發生最大的變化。
其中之一肯定就是會淘汰掉騎兵。
而沒了騎兵的建奴,單憑那些射手們有能射出多少支箭矢?
在道院也有一些閒的沒事找事的人,還親自拉著他們隊伍之中力氣最大,射箭最好的人做了很詳細的測試。
結果就是一人每天最多隻能射出一千支箭,而且還是身旁的箭囊不空的情況下。
對於最多隻能攜帶三十支箭的騎兵來說,和火槍手根被就沒辦法相比。
每一個火槍手身上的彈丸可有三百粒,就是火藥到的不夠多,可也超過了箭囊的攜帶量。
單純的對比資料。
是的,皇上當時是這麼說的。
單比資料,就已經可以淘汰掉射箭這一個軍隊之中最不可少的編制。
“好就這麼辦,不久是銀子嗎?你們幾個部長商量一下,拿出最合理的一個方案,立刻執行就成,只要打贏了這一張,咱們的戰利品就已經不少了。”
晁剛環視一週道:“皇上可是說了,戰利品都是屬於大家的,到時候朝廷會親自石膏,要是不願意賣給朝廷的,也可以自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