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陽縣回到了膚施縣之後,日子便過得快了起來。
馮職向合陽縣重新委派了新的官吏。
嬴扶蘇也從農墾軍團中,抽調軍吏,全部調換了當地的守軍縣兵。
在剷除了一些大的豪強和鄉紳之後,合陽縣接下來的治理非常順利,幾乎是沒有遭到什麼牴觸。
這樣的順利,倒是也得感謝一下縣尉吳軍。
不管縣令和主吏掾是不是他謀劃害死的,但吳軍一死,合陽縣便成了一盤散沙的局面。
幾乎就是一個真空的狀態。
這樣反而讓上郡郡府對整個合陽縣,能夠更好地治理。
也可以嘗試任何新的政令。
針對合陽縣地廣人稀,交通又極為不便的情況。
嬴扶蘇則讓合陽縣的新舊官吏們,發動黔首庶民和縣兵去修建山路。
本著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則。
嬴扶蘇相信,交通的便利,能夠讓合陽縣的情況有所好轉。
而合陽縣的很多黔首農戶,還在感念長公子將那些鄉紳豪強家的糧食分給了自己。
秋冬時節,也並不是什麼農忙時節。
所以便都很是熱心地參與修路的工程。
當然,光是熱心也是不夠的。
嬴扶蘇讓郡府出面向黔首們許諾。
參與工程的黔首庶民,在來年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免口賦人頭稅和一些雜稅。
這樣一來,那些黔首們便更加積極參與。
當然,嬴扶蘇這麼做的目的,可不僅僅只是為了修路。
此舉也是將未來‘攤丁入畝’的政令,提前埋了個引子。
郡府本來是不會直接過問鄉里口賦和雜稅的。
以往郡府要減免稅賦,也大都是減免田租和徭役。
但是現在,藉著工程的由頭。
郡府開始直接下場操控口賦和雜稅的問題。
是一個新的開端。
郡府已經開口要減免口賦,那麼如果來年那些鄉紳毫桀,以及鄉嗇夫再收取高昂的口賦。
就會加深自己和民眾之間的矛盾。
黔首庶民則會更加支援郡府的後續措施。
所以不僅僅只是修路的問題。
當然,修路還是很重要的。
有了便利的交通之後,對合陽縣的管理,也便比以前更加容易。
以前交通不便的時候,馮職在上郡擔任郡守好幾年,也僅僅只是去過合陽縣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