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想,自己好像也有二三十個弟弟妹妹。
光那胡亥就排行第十八。
在古代,王室、貴族為了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統治。
一般都會盡可能地多留子嗣。
將所有頂尖的資源,牢牢佔據。
十幾二十個,已經算是比較少的了。
尋常的黔首農戶,為了家裡能夠多一些勞動力,也是儘可能地多生幾個。
其實想一想,除了秦代始皇帝沒有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
往前看商周,往後看漢唐宋明,那些皇子大都是封了王的。
甚至還有不封異姓王,或者弄死異姓王的傳統。
在交通和通訊都匱乏的年代,郡縣制雖然能夠將權力完全集中在皇帝和朝廷手裡。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皇族對偏遠地區的統治勢微。
所以秦以後的歷代,還是選擇讓郡縣制和分封制共存。
在郡縣制之上,分封同姓王爺。
雖然也會在幾代之後,一定會存在藩王尾大不掉的情況。
但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再怎麼鬥也都只是同宗族的內鬥。
秦國律法,不管老世族還是嬴姓宗族,想要真正坐穩高位,就都要有功勞。
這軍功,就是所有功勞中最實實在在的。
所以在滅六國的時候,老頭就將華章安排在了王賁的軍中。
跟著立了一些軍功。
華章本人,是比較喜歡軍旅生活的。
覺得軍中習氣比較坦率簡單,不用對人曲意逢迎。
但是華憲老頭卻一心想讓華章以後走自己這種出將入相的路子。
於是在天下安定之後,便將華章舉薦為上郡郡尉。
這上郡郡尉,雖然也是武官。
但已經與軍中職位有著很大的差別。
下一步,老頭還想將華章調回咸陽去,安排到某個九卿屬下當差。
至於以後能不能再有所進,那就要看華章自己的本事了。
華章對自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命運,原本是無力抗拒的。
但現在既然能夠自己選擇,他還是想遠離咸陽那種紛紛擾擾的是非之地。
朝內做官,太過於勾心鬥角。
華章不喜歡那種唯唯諾諾,連真話都不敢說的氛圍。
話至於此,嬴扶蘇倒是對這個華章高看了幾眼。
他未必有什麼才能,但是卻也不是攀炎附勢之輩。
這讓嬴扶蘇心中頓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