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膚施縣城城外,一大片被圈起來做軍營和訓練場的空地。
上將軍蒙恬,一身戎裝。
黑漆漆的鐵甲,線條生硬,氣勢威猛。
蒙恬正正坐在一輛駟馬戰車之上,腰桿挺直,面無表情。
偌大的空地上,兩隊騎兵已經完成列隊。
一隊騎兵,是一率,一百零八人,肩膀上綁上了紅布。
另一隊騎兵,則是兩率,足足有兩百多人,由一名騎將帶領,肩膀上綁著黑布。
兩隊騎兵之間,相距一公里多。
這是一個適合大隊騎兵提起速度的距離。
只是仔細看來,那人數少的一率紅布騎士,已經全部裝備了馬鐙。
並且這個馬鐙,已經不再是嬴扶蘇交給蘇角時候,那種簡單的大鐵環。
而是經過了蒙恬的改進,將底下供騎士踩著的地方,改成了小小的平臺。
又用上好的皮帶,固定在馬鞍上。
其樣子,已經與現代馬鐙無異。
這一率騎士的武器裝備,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這些騎士除了裝備劍和手弩之外,還提著一隻小小的步軍圓盾。
而另外兩率黑布騎士,則還是原來的秦軍騎兵的樣子。
簡單的銅甲、皮帽、劍、手弩或者弓箭。
很快,有人上前,將騎士們的手弩和弓箭,全都收了上來。
同時,將銅劍,都換成了訓練時候用的木劍。
這是一場訓練,雙方都要使用木劍。
木劍的數量有些不夠,就先用木棍代替。
換裝完畢之後,紅布騎率和黑布騎將,紛紛舉手示意完成。
蒙恬略微點了點頭,駟馬戰車旁一位二五百主,左手紅旗,右手黑旗,同時舉起,又同時落下。
兩隊騎士向著對方,衝殺過去。
沒有弓箭和手弩,兩隊騎士都放棄了遊走和遠端攻擊,直接衝做一團,相互廝殺。
戰局立刻焦灼起來。
照理來說,兩百騎是一百騎人數的兩倍,應該態勢碾壓。
但一百騎士卻應付得遊刃有餘。
那圓盾在搏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得黑布騎士們對紅布騎士毫無辦法。
你砍人一劍,人家用盾擋住。
人家卻反手從盾下刺你一劍,按照訓練的規定,便是陣亡。
紅布騎士有了馬鐙,便完全解放了雙手,不管怎麼縱馬賓士騰挪,都可以更加自如地劈砍、格擋和突刺。
而黑布騎士,儘管人數眾多,但遇到障礙和需要變相操控戰馬的時候,就不得不雙手抓住韁繩,雙腿夾緊馬肚子,盡力保持平衡。
紅布騎士們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立刻賓士起來,專門找地面不平,有凸起和壕溝的地方。
或者乾脆大角度轉彎和變向。
黑布騎士行到這裡,需要雙手控馬。
紅布騎士則趁機掩殺。
於是黑布騎士紛紛被刺中,掉落下馬或者退出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