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和唐軍的戰場實在太多了,同州、潼關、藍田、漢中、靈州、關北等等,哪裡都有可能威脅到唐軍的安危。
同州戰場局勢詭異,影響的左右兩側的永豐倉城和同官也很安靜。
永豐倉城戰場上,李建成自兵敗之後,便打定了主意堅守,死咬著牙不動。而隋軍雖然時不時地發動兩次攻擊,但強度並不高。
而且屈突通似乎是老了,只盯著永豐倉城,竟然沒有發現鄭縣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對其動手。
而北側的黃明徵更是詭異的很。
這場與隋軍的戰爭,最早的戰鬥正是由黃明徵打響的。可黃明徵佔據黃欽山不動,圍著同官縣城也不動。
不應該如此啊,隋軍難道不擔心糧草的消耗?
思前想後,李淵還是覺得最有可能出問題的便是鄭縣。
雖說入了函谷關或者是潼關,便是進入關中,可直到鄭縣往西,被渭水和秦嶺夾在中間的通道才豁然開朗起來,這才是真正的進入到關中大平原。
而長安到鄭縣一共一百五六十里,期間幾無險可守。
若是鄭縣失守,屈突通可以直接一口氣打到長安。雖然李淵已經調了侄子李琛率領五千人馬進駐鄭縣,可是李琛不過一毛頭小子,如何是屈突通這種老將的對手。
思前想後,李淵下令從豳州南調的楊屯率折威軍趕往鄭縣駐守。又命令姜寶誼率領六千人馬趕往同州城的後方,在洛水西岸駐營。
既然隋軍想把自己困死,李淵當然不能遂隋軍的意。
如此佈置,同州、永豐倉城、同官為外線,鄭縣、下邽、富平、華原為內線,李唐在東北方向構築成兩道圓弧形陣地,首尾相連,前後照應。
當然也不是沒有問題。
外線蒲城這一點被撤出,導致同州和同官的聯絡減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兵力不足,又擔心後路被抄,只得緊著下邽來。與下邽相比,蒲城這一點疏漏處就算不得什麼了。
另一點則是困守永豐倉城的李建成部,兩萬多人,被團團包圍在永豐倉這塊死地,戰不能戰,退不能退,幾成死局。
李淵也擔心長子的安危,可終究是無力救援。
甚至李淵也覺得,隋軍對永豐倉城圍而不打,甚至連鄭縣都不顧,就是希望自己冒險救援永豐倉城吧。
這樣詭異的日子,一直延續到了二十四日夜裡。
一封從長安送來的急報,穿過渭水,越過白渠,送到了李淵的面前。
“有隋軍主力自隴州而來,已越過虢縣,直逼長安,長安危急!”
薄薄的一張紙,陡然從李淵的手中滑落。李淵兩眼微凸,面色黢黑,滿臉不敢置信的樣子。
隋軍、隴州、虢縣,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就這麼神奇地出現在一張紙上。
這是天要亡李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