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彥授正二品左光祿大夫,封遂安侯;
黃明襄授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以江南轉運使兼任吳郡太守;
韓誼遷餘杭郡太守;
李惠進毗陵郡太守;
王增辯授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
朱琿、郭行存二人也如黃明襄所表,加正四品正議大夫,分授東陽郡、遂安郡二郡郡丞;
麴威加正四品正議大夫,升任虎牙郎將,接替趙六兒,屯延陵;
聞人遂安加正四品正議大夫;
陳景宗加正四品正議大夫,升任鷹揚郎將;
朱驥、楊琳加從四品從四品通議大夫,升任鷹揚郎將;
······
至於其餘諸將,各有賞賜。
當然最大的爭議在王世充身上。
王世充殺俘的事情傳到朝廷之後,褒貶不一,但似乎以褒為主。在洛陽這群老爺們面前,盜匪不是人,所以誅殺盜匪是一件有功無過的事情,即使是屠殺。
尤其是楊廣,對王世充很是看好,認為王世充有將帥之才,可以加以重用。
但有人反對,便是王世充的靠山黃明遠。
王世充做的事,黃明遠可以理解,卻不能接受。不管他基於什麼目的,殺俘之事,逾越了黃明遠的底線。黃明遠不是聖母,對於胡虜,他一向殺絕了事。但對於國人,這是國家擴張的根源,現在的中國實在缺人,殺不起。
黃明遠也看到王世充情深意切的認錯書,寫的感人肺腑,讓人潸然淚下。但這並不足以讓黃明遠原諒他。
黃明遠承認,王世充這把刀很好用,這個世上,總得有一批酷吏式的人物,披荊斬棘,這也是黃明遠一直留下王世充的重要原因。但這把刀也很危險,用不好便會傷了自己。
黃明遠還不想折了這把刀,但一定要將這把刀封在套子裡。所以黃明遠不會再給王世充掌握兵權的機會。
楊廣準備用王世充整頓淮南府兵,訓練新兵。
黃明遠對楊廣說道:“王世充有幹才,是個能臣,但其人不長於兵事,若是以其統兵,易陷之。不若將其招還入朝,以為重用。”
楊廣還是覺得王世充是個將帥之才,或許在楊廣心中,只要能殺人、敢殺人的將領,都是將帥之才。
不過黃明遠再三反對,楊廣倒是不好違逆的黃明遠。楊廣看好的人多了,但並不是每一個都要重用,黃明遠不主張用王世充統兵,楊廣也不會非得我行我素的。
於是朝廷任命王世充為從五品都官郎(原都官侍郎),調入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