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道菜餚乃是道家頂級齋菜,請宿主用心揣摩與學習。”管家尼妹說道。
“道士也吃葷嗎?”尤一手小白的問道。
“宿主所在國度道教分為兩支,南正一北全真,正一教是可以住宮觀也可以散修,平時也可吃肉娶妻,全真教是必須要求住宮觀修行,嚴守戒律。”管家尼妹解釋道。
“好吧!”
“這個世界上有信仰的人很多,宿主需為不同的人群烹製不同的美食。”管家尼妹說道。
“就是人家想吃什麼我就給做什麼唄!”尤一手無奈道,這就是做廚子的命。
……
挑戰完青城派,尤一手準備去嘟江堰拜一拜歷史名人李冰。
李冰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嘟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中外馳名的都江堰位於泗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個工程是由分水堰、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佈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種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見的奇蹟,二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確保了當地農業生產。
嘟江堰只有李冰的紀念館,據說後者真正的墓穴在什邡章山,紀念館裡,尤一手對著李冰的雕像拜了三拜,以示自己對這位偉人的尊重。
“滴,宿主心誠,系統獎勵“古鰣魚、靈刀魚、江河豚”,天河三鮮”。
“這好像是我們的長江三鮮吧,你們這是盜版。”尤一手正義凜然的說道,可算讓他逮著報仇的機會了。
“非也,長江三鮮乃是進化後的魚類,而天河三鮮則是古魚類,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混球傲嬌的說道。
“你是盜版,你說的都對。”尤一手鄙夷的說道。
“其實他們之前都是同一個物種,只不過宿主所在的地球歷經滄海桑田,曾經的很多物種大部分都已經消失或瀕臨滅絕,而三園十山一海里面則留存著中華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動植生物,這是歷代廚界先祖累積和傳承下來的,這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念。”管家尼妹出來說道。
對於這一點,尤一手感同身受,隨著世界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於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各種濫砍濫伐,過度捕撈,環境汙染導致人類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也許老百姓對於這些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受,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小時候可以下河摸蝦,長大後全是冒著臭氣的黑水溝;小時候渴了餓了去田間地頭抱個西瓜就啃,現在吃的全是農藥激素菜;小時候天空永遠是藍藍的,但如今出門就要戴口罩,人以食為天,不管社會怎麼變化,人類都離不開食物,無論是總統還是平頭老百姓,都離不開一個吃,而尤一手要做的就是讓“沒飯吃的人有飯吃,有飯吃的人吃的更好。”
祭拜完李冰後,尤一手找了個無人的地方放下黑鍋讓其變成炊事車,他準備去給景區的環衛工人們烹製午飯。
眼下正值金色十月,正是旅遊的旺季,全國各個景點都擠爆了,而這麼多人彙集在一起,產生的垃圾簡直能堆成山,而要說最累的還是景區的這些清潔工,她們身在景區卻無心看風景,每天爬高上低的撿著垃圾,只是為了給遊客們創造一個更好的遊玩環境。
這些人大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有的是為了生計,有的是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不得已才出來從事如此辛苦的工作,十分的令人心疼,尤一手是個心軟的人,加上他從小沒有爺爺奶奶,所以每每看到年邁的老人,後都都會泛起關愛之心,這也是他為什麼想給這些環衛工人做飯的原因。
尤一手找到景區管理辦,告訴他們自己願意為景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提供免費的午餐,在看了後者所有的證件後,管理辦的人員對尤一手的愛心表示感謝。
有了炊事車到哪都是廚房,隨便找了一處僻靜的地方,尤一手便開始忙活起來,午飯有“紅燒靈刀魚,熗炒西山秋葵、天方竹紅燒肉、松茸燉雞湯”,這些菜雖然沒有什麼技術難度,但所用的食材都是頂級的,絕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工作餐。
超級炊事車裡,尤一手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師風範,現在的他已經把做菜當成了一門藝術,完美的身材搭配廚師套裝,加上越發成熟而又堅毅的臉龐,使得他十分的陽光帥氣,簡直就是廚師中的歐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