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靜了下來。
林雪的話,半提醒半威脅,大家都反應過來了。
雷君皺了皺眉,看了一眼陳知壑。
在這之前,兩人就討論過對方可能出的招,但是沒想到對方這麼霸道。
陳知壑輕笑了一聲,說:“這麼說,確實算得上雪中送碳,還有呢?”
林雪有些遲疑,陳知壑的反應有點出乎他的預料。
以前每次投資,這一招幾乎無往而不利。
那些小公司根本拒絕不了他們,因為騰訊如果看好一個產品,要是不能收購或者投資,他們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另起爐灶弄出一個競品來。
依靠他們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和使用者粘性,他們很快就能把使用者給拉到他們的陣營中去。
這樣以來,小公司的發展之路也差不多算是崩了。
當然,讓騰訊入局也不全是壞事,要不然也不會有很多人以騰訊投資了為榮。
不是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產品有十足的信心的,騰訊能給出來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比的不說,他們肯給錢,就不是一般投資機構能比的。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給的多,要得更多。
摸不清陳知壑的想法,林雪也不瞎猜了,按照計劃好的策略,沉聲道:“除此之外,拜客公司的高校市場也差不多快飽和了,我想你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佈局城市市場。可城市市場不比高校,不論是從資金投入,城市管理准入,還是運營難度哪個方面去看,都不是進入一所高校能比的。”
揚了揚聲音,林雪繼續道:“這,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一定的政府協調經驗。你們沒有,我們都有。”
陳知壑點了點頭,說:“林總說得有道理,所以,你們是怎麼想的?”
林雪沉聲道:“我們要20%。”
這是來之前投資部集體商議的結果,公司高層也都同意了。
其實他們早就關注到了拜客公司,但是騰訊一般是不會投AB輪的,沒有到一定的規模,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
風險是一方面,他們並不在意,最主要的是能夠在市場中殺出來的創業公司太少了,能堅持到C輪,說明這家公司確實有潛力,這才是他們出手的時機。
拜客在市場上是獨一份,一開始,他們其實並不好看拜客的高校模式,覺得市場太小,發展潛力不大。
他們也不是沒考慮過拜客會在城市運營,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市場接受度不會很高。
但是拜客的擴張太快了,在年輕人群體裡面,這種綠色方便的交通方式接受度非常高。
而深市又是年輕人集中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座年輕人的城市。
加上最近綠色環保出行算得上是一個熱點,深市作為改革先鋒,管理層有很大的可能會接受。
這讓他們心動了。
尤其是拜客近期在深市調研的動作,更是印證了他們的判斷。
20%,確實有點過分,但是他們可是騰訊。
如果拿得太少,收益太低,他們根本就沒有投的必要。
歸根到底,大魚吃小魚,是市場法則,這無關道德。
“不可能。”
“我不同意。”
雷君和唐琬同時喊了出來,表示反對。
雷君反對的理由很簡單,他目前的股份也才20%,騰訊如果也要20%,那他就連第二大股東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