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磚牆,紅色的大瓦,滿地的荒草。
到處都是生繡的鐵架,破爛的燈光球場的水泥地面到處都是裂縫,籃板已經破得出洞來。頭頂,幾顆白熾燈罩子在風中晃動。
從燈光球場的門口看出去,外面是一個小斜坡,坡那邊是一排平房,有幾個老人坐在花壇上曬太陽,幾隻母雞百無聊賴地在土中翻找著什麼。
一切都顯得那麼安靜,一切都顯得那麼破敗,一切都是八十年代國企大廠的滋味。
這也是劇組將拍攝地選在這裡的緣故。
這裡是本市的一家機械裝置製造工廠,據說在二十年前是專門給坦克做軸襯還是齒輪什麼的。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國企改制,讓大夥兒去商品經濟的海洋裡學游泳。於是,廠子就停產了,又出了一筆錢給工人買斷了工齡。
於是,這一座廠子就停產了,一停就是將近二十多年。以往的職工另謀職業,大多不搬去了市區,只剩老人還住在老宿舍裡享受大都市中難得的靜謐時光。
只不過,這種靜謐很快就要被轟隆的機械聲打破,據說,這裡的地皮都已經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等到明年開春,就要破土動工,建一座上萬人的商品房小區。
也就是說,留給劇組的拍攝時間也只有區區四五個月。
工期緊任務重,一旦到時候沒拍完,問題就嚴重了。在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想再找這麼一家有著濃烈的八十年代氣息的地兒卻不是那麼容易。也因此,原劇組劇作家突然太監掉劇本,跳槽去了其他地方,對於大家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一擊。
正如孫小雨所說,這劇本在正常情況下大家也覺得不怎麼要緊,劇作家的地位也低。可卻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了劇本,你連個故事都沒有,還拍什麼拍?
因此,劉章的到來簡直就是救人於水火。
導演和劇組的人都對他非常熱情,見了面,都不住地握手,說,還好劉大作家你來了,大家都要急死了。
被人一口一個大作家地喊著,劉章不好意思的同時,卻有些得意。
他今天開著言成蹊的保時捷越野車過來,身上穿著高訂西服,手指上夾著古巴雪茄,看起來派頭十足,還真有點知名劇作家的味道,也叫大家心生敬畏:“我今天來這裡不是為錢。主要是還你們言總一個人情。人情債,人情還,一輩子都還不完。千字一百,如果換成別的人,那就是一種侮辱。”
“是是是,劉老師高風亮節,我輩楷模。”
“對了,稿費怎麼結算?”
“十集一結。”
“好的,做合約吧,我的銀行卡帳號是XXXXXXXXX。”
……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
先一陣啪啪聲是鞭炮,後面一陣則是鼓掌歡呼。
沒錯,今天正是言成蹊投資的那部三十集電視連續劇開機的日子。導演已經叫人在這家工廠已經四面都是大豁口的燈光球場上舉行開機儀式。
早就有人在香案上擺上了豬頭、供果什麼的。
導演帶著一眾主演、配角和群演員捏著火腿腸粗細的高香,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也不知道在拜誰。
劉章在旁邊看了看,琢磨了半天,心道:大概是在擺藝術之神繆斯吧?不對不對,咱們一箇中國人拜古希臘的神做什麼,要拜就拜梅蘭芳才對。不過,這些演員也太醜了些,還有……這劇組的規模也實在是小了些,不管怎麼看都透著潦草的邪性。
這個劇組的導演、副導演、場記、燈光、化裝師加一塊兒也不過十來人,兩輛金盃車就能裝完。劉章雖然是個外行,卻也能看出他們手中的裝置不怎麼行,也就發燒友級。
這不會是在拍網劇吧?我看有點像。
至於那些女演員,說醜其實也不客觀,如果化了妝,穿上現代衣服,在大街上一走,倒也能收穫不小的回頭率。只是,這個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背景。可以明顯看出女演員們臉上是做過微整的,都是錐子臉,網紅臉,站在一起,簡直就分不出彼此。
拜託,你們拍的是熱火朝天大幹快上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時代,弄一群妖豔女人過來想幹什麼,這又不是古裝劇。
你們是做影視的,一部戲拍出來,上電視,怎麼也要讓觀眾看得有趣,就算劇情實在枯燥乏味,好歹也得讓大家記住其中的幾個主要角色。但凡能夠有一個人物形象立起來,這部戲就算是成功了。文學、藝術,說到底是人學,這個基本的概念劉章還是懂得的。現在這群女演員千人一面,一張張網紅臉毫無辨識度,又如何讓觀眾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