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見陳東的衣服鞋子尺碼都比較合適,帶他穿過風淋門,走進了燈光昏黃的無塵室中。
“這裡是來料目檢工序,他們確認產品外觀沒有問題後,就會流向我們工站,進行塑封切割。”
兩人走進門口後,李珠指著一群坐在凳子上,雙目緊盯電子屏的工人說道。
陳東順著她的手指望向這條產線,每個工位上都有一個小型的電子顯微鏡,工人從公共貨架上取下來料後,便會將產品放在電子顯微鏡下,透過電子屏來檢查來料外觀。
細心的陳東發現,這道工序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年輕的女孩子,很少有男工。
“這邊就是我們切割工序了,看到這邊貨架了嗎,這是EOL目檢來料區。”
李珠指著沿著過道的一排金屬貨架說道,陳東走上前去,看見最上面一層是用散發著膠臭的黑色盤子裝著的塑封板。
“旁邊的這個貨架是我們的Tray盤貨架,每種客戶的來料切割後都要用不同的Tray盤來裝。”
李珠又帶陳東沿著切割工序旁的走道向前走去,開啟白色玻璃櫃的門後,標註著各種型號的塑膠盤正安安靜靜地躺在裡面,等著被工人領走。
這個白色的櫃子每一層之間都用金屬蓋板隔開,最下方的貨櫃中,散亂堆放著很多黑色的紮帶,李珠隨意地取出其中一個,交給陳東看。
“這是用來捆料的布紮帶,它的頭部和尾部是有粘性的,只要在Tray盤的頭尾用兩個布紮帶將它捆好,就可以防止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掉落。”
陳東將紮帶還給李珠,兩人又走到幾臺發出轟鳴聲的白色機器前面,一個op正從機器下料處拿出產品,放在桌上,點檢好產品後,將疊在一起的Tran盤用桌上的布紮帶捆好,放在一個藍色底面的四輪推車上。
“這就是我們的機臺了,我們切割線一共有100臺機器,每條巷子有10臺機器,這10臺機器只做一個客戶的產品。”
“所以我們公司有十個客戶嗎?”
陳東好奇的問道,西南半導體公司的資訊他也曾經在網上了解過,一篇報道說它可是與全球100多個晶片設計公司有著深度合作的。
“不是的,我們目前在為40多家客戶做晶片代工,這條線,還有後面兩條線都只做一種產品,那就是M國聖地亞公司產品,據說是最先進的90奈米晶片。”
“而有的客戶來料比較少,我們就會一臺機器做一種產品。”
聽到這個解釋後,陳東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機臺的數量還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定製的。
“你今天剛來,就不用作業了,我給你分一個巷子,你跟著老員工多學學,明天培訓一下,拿到上崗證後才能開作業。”
李珠說完,又帶著陳東走到一條看起來員工比較少的巷子,對著正站在最左邊機臺前面的一個小姑娘招招手。
“馮柳,來一下!”
“李姐,怎麼啦?”
馮柳穿過機臺,快步走到兩人面前,看著李珠,好奇地問道。
難道今天又來一個新人讓自己帶?
她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這是陳東,我們工序新來的同事,你今天帶一下他,好好教,明天他拿到上崗證後就你們兩個交接了!”
“李姐,能不能換個人帶他,我最近已經帶了好幾個徒弟了,這個月績效都快被扣完了!”
馮柳露出不情願的表情,央求著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