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這時候突然向面前的幾位說出了前些日尉遲孫盛對自己的告知。
“趙王一回長安就把顏之怡招入趙王府並不斷的打聽宮內的情形。”
“事已至此咱們不能再有絲毫的猶豫,目下就請楊公當著咱幾位的面表明態度,是幹還是不幹?又或許是強攻還是智取嘞、”
劉皮目光如炬直視楊堅說道。
“與其為趙王案板上的魚肉,莫不如先下手為強,如果楊公心有餘悸,那咱劉皮就當仁不讓了。”
“承蒙大家看得起楊堅,又承蒙諸位錯愛,堅已無第二條路可走。”
接著楊堅提高嗓門鄭重的道。
“咱懇請諸位以大丞相名義並總領朝廷內外駐軍事輔佐少主執掌朝務,咱這麼並無他意此乃非常時期,既不做出如此之策恐難以服眾。”
李公輔接話道。
“楊公說的有理,不論從古到今做任何事都要出師有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必敗也。”
鄭毅看了劉皮一眼也爽快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大丞相,大總宰,不都是一回事嗎?再說了微臣也從沒有正經的帶過兵,當不當大司馬無所謂嘞,只要是楊公說的話咱鄭毅都聽,支援楊公既領軍又輔政。”
魯奔接著也搭腔道。
“楊公原本就是大丞相嗎,現在官復原職了而已,以咱看沒有人會不服氣的。”
讓鄭毅做大司馬原本就是劉皮的主意劉皮又想讓楊堅去處理繁雜的政務又不情願讓他手握過大的權利不過見鄭毅和魯奔外加李公輔極力支援楊堅劉皮也只好順手推舟的道。
“那就這麼著吧,趁昏君還有一息尚存,立刻下詔。”
當詔書擬好到道工序都已經差不多的時候顏之怡卻死活不肯在詔書上簽字不僅如此他還指著鄭毅和劉皮破口大罵道。
“你們這些亂臣賊子,這是聖上的真實意願嗎?你們是趁聖上之威想顛覆宇文家族的天下,就算宇文家族沒有能人,聖上年幼朝中大權應當由才能出眾的宗室長輩來掌握,皇親之中趙王年齡最長,才能更為出眾,以才,以能,以德,趙王都應適之擔當重則,如果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蒙聖上的恩寵,就應當一心為大周盡忠,怎能隨隨便便就將朝中大權交於一個外戚呢?小臣只是為大周盡忠而已,絕不做對不起聖上之事。”
“好啊,好啊,顏大人說的真好啊,真乃古今義士嘞,不過顏大人你可知道,現在昏君人人得而誅之,一個王朝之所以走向沒落就是正因為有一個不聽忠言,濫殺無辜,大改國之典章,這麼個糊塗且愚蠢的帝王,現在百姓家家戶戶易子而食,顏大人就忍心的看著那些無辜的孩子充當為別人的盤中餐嗎?你對得起你的祖上顏回老先生嗎?,在下於顏大人同朝為官,希望大人認清當下局勢,伴君如伴虎,顏大人可要好好想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吶。”
顏之怡憤怒的反駁道。
“就算我被聖上處死或是殺掉,我也絕不同你們這群烏合之眾為伍,恕小人告辭。”
聖上的昭告必須要由三個人共同簽字方能生效就在無計可施的時候劉皮看到顏之怡生氣的拂袖而去便提筆模仿了他的筆跡代顏之怡在詔書上籤下名字。
有了三個人的簽字掌璽官在詔書上蓋上了皇帝之印於是御史下大夫劉皮和內侍上大夫鄭毅即刻宣讀皇帝昭命道。
“令隋國公楊堅接受皇帝詔書,官拜大丞相兼兵馬元帥總領內外駐軍事負責少帝執掌朝政。”
當詔書傳入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宇文贇耳中的時候宇文贇眼淚盈眶小聲的對一旁的侍衛道。
“寡人提防了楊堅這麼久,最後大權還是落在了他的手中,寡人對不起先帝,對不起大周百姓,寡人更不應該大興土木每日沉湎於享樂之中,先祖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沒守住,沒守住,到今日讓寡人給弄丟了,這麼多年寡人虧欠百姓太多,糧倉中還存於十萬但糧食,快去把這些糧食分給那些曾經易子而食的百姓們,並替寡人轉告他們,寡人對不起他們,等寡人昇天後一定不要造反,即便真的要反,求他們要保留我大周宗廟。”
話音還沒有落宇文贇便兩眼一抹黑歸位了這時只見幾位神仙撥開雲層道。
“赤火龍人間使命已完,恭迎歸天。”
對於和宇文贇接觸僅幾個月並伴其走完人生最後歷程的尉遲孫盛惋惜道。
“聖上只不過是個單純愛玩,且內心孤獨雖執拗卻是個講情義的人,聖上不該落此下場。”
宇文贇駕崩的時候尉遲孫盛就在宮中當差他是其中幾個為數不多為聖上真正感到悲痛臣子之一。
宇文贇的安葬大禮結束後只有10歲的少主宇文闡由正陽殿順理成章的遷入天台殿楊堅又以大丞相之職入住相府代行少帝之責總覽朝中大權。
晚上楊堅同少帝宇文闡共進晚餐時裝出一副極不情願的樣子訴道。
“老臣的命苦啊,老臣是這普天之下命最苦的人哇,苦的就像那苦樹上的黃連,老臣為了輔佐你,不惜拋家舍業,這麼多年來老臣是吃不好睡不好,嘔心瀝血,更是如履薄冰啊,老臣的一片忠心還來的是你爹對老臣的恨,是宇文家族對老臣的怒,你說是不是呢天子?咱家可是對你一片忠肝義膽,你別忘了是咱讓你坐到皇帝這個位置上的,以後你可要聽老臣的話,要不然吶咱說扒拉下來你,就扒拉下來你了,你明白了嗎。”
第二天當楊堅替少帝頒發第一個詔令的時候卻在顏之怡哪裡丟了大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