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接著道。
“這麼遠的路,你是咋尋到這裡來的?”
楊堅感到很詫異張貴在楊堅的指點下坐在沙灘上將前因後果講明。
張貴從長安啟程已經一月有餘半個月前他趕到隋州衙的人卻說。
“楊刺史已於兩日前啟程回長安了。”
於是張貴馬不停蹄的一路追趕卻總是楊堅前腳走他後腳到至前日他才勉強的趕到了盤龍鎮正欲打聽楊堅的訊息卻聽到鎮上的人議論紛紛道。
“當晚有一夥官軍不像官軍刀客不似刀客模樣的人把鎮上的一家黑店給一鍋端了並且連夜遠走高飛了無蹤影。”
張貴當時就猜想。
“真不敢說,這事極有可能就是少東家乾的嘞。”
於是張貴開始尋蹤問跡一開始甚為迷惑因為車和馬蹄的印子都是南行的張貴嘀咕道。
“不對啊,去長安應該是往西北走才是。”
正疑惑間只見轉彎的河口處丟了一地的火把車輪子和馬蹄印隨即急轉而上朝北走去這時張貴堅信必是楊堅隊伍無疑並尋跡追去黃河渡口得到渡口船工的印證楊堅一聽連忙道。
“真不容易啊。”
突然他才想起張貴這麼急的尋來非同小可於是問道。
“貴叔,你這一路走來有何事嘞?”
“少爺。”
老人家匍匐跪下聲淚俱下的道。
“老爺.....................................他.........................西去了。”
楊堅聞言泣不成聲道。
“我爹爹打了一輩子仗,老矣,老矣也。”
張貴抽泣著從口袋裡掏出一本{楊家十六式刀法}道。
“少爺,這是老爺臨終前花了三個晝夜譜下的本刀法,為的就是讓你結合般若掌法將來可以打敗那宇文護,永保北周國的江山社稷不倒。”
楊堅接過刀譜雙膝跪地朝北久拜不起。
從此楊堅一柄盤龍大刀耍的更加生風輪空斬拖刀計回馬朝天劈一身的功力都化在大刀上使楊堅的內功和盤龍大刀結為一體。
皇帝和大總宰自老將軍楊忠家門口不期邂逅至此兩個人互不照面的緊張關係得到緩解相互應酬漸多。
宇文憲從隋州回到長安大司馬的官職未變宇文護卻再也沒有用宇文憲做自己和皇帝之間聯絡的橋樑取而代之的卻是柱國大將軍侯龍恩至此皇帝也做了響應的調整。
北周天和7年3月17號侯龍恩隻身前往延壽殿向皇帝稟告道。
“大總宰外出巡視,已從潼州返回京師,明日將到文安殿向皇帝述職,只後一同前往再拜見皇太后。”
就在宮女為侯龍恩上茶續水的時候惠竹如例行公事一般將一份小摺子不經意的放在了茶几下層的隔板上侯龍恩很有默契的將其收入袖筒。
那份摺子裡已詳細記錄了皇帝每日的起居行蹤以及前來拜見皇上的官員和談話的大致內容。
侯龍恩一走皇帝的心咯噔一下並飛快的從玉坐中站了起來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年輕君主立馬意識到那件隱藏在心靈深處13年的願望應該藉此良機付諸實施了。
“宇文護該處理了,他整整壓了咱13年,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這筆賬該算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