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大明仙人> 第四十七章 機關算盡忘後手,滿城欲喪尤不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機關算盡忘後手,滿城欲喪尤不知 (1 / 2)

當了塵的運糧船隊到達南京下關碼頭的時候,碼頭上的人幾乎都嚇傻了。

明代一石約合後世100多斤的樣子,十幾萬石可是上千萬斤的糧食,當船隊全部到達的時候,烏泱泱一片,幾乎佔滿一大半個碼頭。其中還有還多都是已經沒有了停靠的地方,直接就在江面上下了鐵錨。

當訊息被傳進了南京城的時候,滿城糧商的臉色無不剎那間一片慘白。糧食還沒有開始裝卸,南京的糧價就幾乎要已經應聲而落。

金陵的百姓受夠了高企的糧價,自然歡欣鼓舞等著糧食上岸,可金陵計程車紳們去頃刻間恨不得拿著刀子去找糧船的東家拼命。

這是砸盤子,讓大家都沒得玩啊!

南京城裡有人急了,糧商卻無疑是急的。無數糧商老闆和掌櫃的行動了起來,趕到了南京糧商鋪行的領頭人宋老太爺家裡尋求對策。

有人要砸了了大家的買賣,讓所有糧商都失去了發財的機會,自然要讓領頭的給大家一個意見,如何去應對突如其來的大筆糧食。要真讓這一大筆糧食順利進城,大家還玩個什麼勁啊!

擋人財路,無疑於殺了這幫子奸商的父母。

“宋東家,您老人家倒是說句話啊!這南京城裡的糧店可就數您的是各方翹楚了,大家都服您。這不知道哪來的糧船,可不光是砸了大家的買賣,您老也背不起啊!”

“是啊,當初大家可都是聽了您的建議,大家才惜售不賣的。前兩天還推了廖家好大一筆生意。這可都是銀子啊。現在來了這麼多糧食,大家都要虧了老本,您老德高望重,家大業大,可不能不管啊!”

.......

一大群東家在這一關頭也沒有了平日裡的溫文爾雅,眼看著一大筆銀子即將飛走,無一不是紅著眼睛到了這裡。見為首的龍頭不說話,紛紛催促了起來。

宋家奢華的大廳裡,頓時成了菜市場,紛紛擾擾,好不熱鬧。

一大群人跑到你家裡,跟討債似得吵吵鬧鬧,偏偏你還真不欠他們錢的時候,你會是什麼狀態?

至少最為南京最大的米鋪東主,也是大地主和南京糧商的帶頭人,宋老爺子此事已經是氣的臉色發青,鬍子也跟著一翹一翹的。好半響才尋得眾人聲音小了一些,用力地敲了敲手中的玉石柺杖聲嘶力竭地喊道:“都給我靜一靜,都給我靜一靜!”

奈何宋老太爺雖然德高望重,但年紀也很高了,憋紅的臉也沒能把客廳裡的吵鬧聲壓下去,氣的張老太爺一把將自己手中的汝窯茶杯就給砸了出去。

“啪!“地一聲脆響,花廳裡瞬間安靜了下來,宋老太爺心疼得臉都抽了抽,好容易壓下了心頭火氣,很是恨鐵不成鋼地道:“都吵什麼,吵什麼?想發財是是你們,如今吵鬧的也是你們,一點小事就急成了你們這樣,如何能做得了大事?我們金陵上百家糧店同氣連枝,怕得何來?沒了高高在上的糧價,你們都會餓死不成?”

“可大家都不甘心啊!三兩的時候我們沒賣,四兩的時候我們也沒賣,可如今這糧船一來,這糧價還能漲上去嗎?而且糧價下來了,我們如何再去收那些田畝?”

“是啊,這裡就以您們宋家為首,您老得發話啊!我們都聽您老人家的,絕對沒二話,但您得發話不是?”

眼看著自家花廳裡又要吵鬧起來,已經賠了一個汝窯茶杯的宋老爺子可不會再捨得砸第二隻茶杯了,只得用力的敲了敲茶桌道:“老夫也得聽上面的,沒有上面的意思,誰都不能妄動。糧價也不能降下來。我會派人和那個糧船的東主談一談,十幾萬石糧食運來,無非就是因為江浙大水,糧價高漲而已,那麼多糧食,我們平價吃下來就是,以後糧食該什麼價就什麼價。”

“可若是那人不賣呢?“一個身穿著員外府的大胖子站了出來問道。

“出來做生意,無非求財而已,只要我們齊心,統一來談,除了我們,誰能吃的下這麼多糧食?沒有了我們糧食,他怎麼賣出去?”宋老太爺看了看那個大胖子,很是不屑地道:“不知道,別亂說話”。

大胖子被宋老爺子怎麼駁面子,臉上很掛不住,臉上的肥肉抽了抽,卻不敢說話了,泱泱地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引得眾人紛紛竊笑不已。

“若,那個糧商不肯平價賣的話,他就別想上岸,就準備把糧食爛在江面上,我倒要看看誰敢幫他卸船,誰敢買他的米”宋老爺子威風十足底說完。眾為糧商東主總算安下了心來。

一時間海晏河清,大家又開始談笑風生,就準備喝完了茶杯裡的茶就回去跟自己的幕後老闆回報了。

其實不歡迎了塵糧船到來的何止那些利益攸關的糧商啊!金陵城北的一處園林裡,幾個身作便服,卻舉目投足之間自有幾分官威的中年人也真恭恭敬敬地站在了一個在池塘邊的釣魚的老叟等待已久了。

“老師,如今那一大批糧船到達金陵,這金陵的糧價隨時下跌,我等籌謀已久,如今卻突然來了這般變故,可如何是好?還請老師示下啊!”

若果了塵在這裡,一定會認出這個說話的中年人就是那位有緣一見的應天巡撫大人。能在四十多歲做到應天巡撫的位置上,不能不說是官運了得了。本該志得意滿的巡撫大人卻恭恭敬敬地站在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後面叫老師,當真算是尊師重道的典範了。

只是弄明白了,大概就會不這麼想了吧!

這個釣魚的老頭可不是真教過巡撫大人詩詞文章的教書先生,當年無論是給巡撫大人啟蒙開筆,還是助他成才的真正老師們如今想見巡撫大人一面都真難。

大明文官不重親師,重座師。說為座師無非就是當年給他審過靠卷的考官而已,並無一日教導之恩,卻非要以老師相稱,無非就是考官無一不是高官前輩,可以藉著由頭結黨而已。

座師提拔庇護自己官場的學生,學生為座師衝鋒陷陣,座師退下來了,學生也可以藉機上位,並庇護報答座師一二。這是大明官場的通行規則,也是當年大明太祖皇帝沒意識到,從而釀成文官膨脹的最根本原因。

巡撫大人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不得不說都是這位老頭子一手栽培,老頭子雖然不在其位了,卻不得不說門生滿天下。編織了一張密密麻麻的關係網。能量不可小視。不然也輪不到這位位高權重的巡撫大人如此恭敬了。

“敬之啊!你怕不怕殺頭?”老頭子釣了半天魚,一條小魚也沒見上鉤,卻是樂此不彼。若是有心,就被發現老頭子的魚鉤果然是直的,分明就是在學那位渭水河邊的姜太公嘛!見得太陽漸漸爬高,這才想起後面還有人似得,頭也不回地輕聲問道。

“為天下正氣,為大明蒼生,學生死何懼之?“巡撫大人見老師問話,想也不想地立刻堅定回答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