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無量天尊!兩位老爺請幾位大人入內一敘。”小道童稽首一禮道。一板一眼,一絲不苟地猶如大人一般。
山青水秀籠煙色,清泉一捧神仙家。知府大人是在一草亭裡見到兩位“神仙”的。
一個白髮垂髫,鶴髮童顏的老神仙模樣。一個貌似年輕,卻自有一份出塵之感的青年道人。
“福生無量天尊!知府大人別來無恙?”青年道人見得知府大人到來,呵呵一笑地放下手中的白玉雲子。站起身來,對著知府稽首一禮道。
“你,你。你是那個...”知府大人剛準備行禮,待見到青年道士,一下子便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這不就是少年時見過面,昨晚還在夢裡救過他的人麼?
“一別經年,當年慈母護翼之下的總角童子如今也是一方守牧了啊!只是往事前塵,你可還記得當年三清面前的承諾麼?”青年道人笑問道。
知府大人此時千般滋味湧上心頭,心中想起逝去多年的母親,眼淚幾乎就要奪眶而出,險險地忍住了。
一晃三十年,當年的道人依舊面容不改,自己卻已然人過中年。自己有眼不識真人面,偏偏還要做下那許許多多糊塗之事。
“弟子愧對母親,也愧對仙師。還請仙師原諒弟子從前的愚頑無知,種種惡行。”知府大人竟然跪在了地上長揖道。
“是非對錯,承負因果。貧道受之有愧,也當不起。你此番大難不死,不必謝貧道,回到家鄉,卻你母親墳前感謝於她吧!若非你母親在神明面前,情願折壽,護佑你一生平安。你恐怕到不了這裡啊!”青年道人蔚然一嘆道。
“弟子會死在沙漠裡?”知府大人一想到那晚的情景,就不寒而慄。昨日重重猶如噩夢,一夢醒來,猶是心有餘悸。
“你進京路上,一船傾覆,獨活了你一人。你以為你當真那麼好運麼?若非你母親****虔誠祈禱,三官慈悲,為你解厄消災,你恐怕早已夭折,哪來今日?”青年道人說道。
“而且你若非沙漠裡一番遭遇。你我豈有再見之時?天道承負,一念因果。你偏聽妄言,起了大惡之心。若真讓你成功搗毀了這座道觀,莫非你以為你就能平平安安,任滿遷轉麼?”青年道人沒好氣地問道。
“破用常住,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佛廟如此,道觀亦如此。你當真不明其中因果?”青年道士還沒開口,老神仙就開口了。
“你自己看看吧!”青年道人伸手一招,一本奏摺就出現在了知府大人跟前。
知府大人拿起來一看,立刻滿頭大汗地問道:“他們怎能如此,怎會如此?弟子已經盡力遷就於他們了啊?“
”很正常啊!你不是他們自己人,你是漢人,是不信教者,哪比得上他們自己人來做這個敦煌知府?“青年道人嗤笑一聲道。
奏章裡面是控告知府大人,不恤民生,貪汙索賄。搗毀廟宇,欺壓良善。製造冤案,是非不明,怙惡不悛的。說的是知府大人天怒人怨,無論天神之(現在連x民都是禁語啊民,還是漢民,對他都是敢怒不敢言。
若是朝廷真下來一查,天神之民不會說他好話,漢民也肯定巴不得他早死。當官當到這地步,知府大人也算失敗透了。再加上若是真搗毀了這座道觀,佛道兩家雖然不睦,但畢竟倪於牆,外御其辱。肯定都不會放過他。
這就是別人挖的一個好大坑,埋的卻是知府大人而已。
“求仙人指點!”知府大人既悔且恨。原來從前的打算竟然都是這般無知,今日撥開往日迷障,再看昨日的自己還真是可悲可笑啊!
”神恩如海,神威如獄。心懷敬畏,常念恩德。上體天心,下濟黎民。秉公持道,護衛道統。你可做的來?“青年道人笑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