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人選嘛,有一個還算是和袁文殊沾了點關係,新任川蜀左布政使,就是海家大房的海智忠。
他由福建布政使司右佈政史,升任川蜀布政使司左布政使,也算是升職了。
其實永興帝之所以調他去,也是考慮到了,他和袁文殊的這層關係。
現在永興帝不用想都能知道,這西南經過了錢勁松這件事情,那以後就是袁文殊說了算了。
這要是派其他人去,那估計政令都出不了成都府城,所以必須得和嚴承祖一樣,選個和他有關係的才行。
而這件事情辦成後,距離永興帝的計劃就更近了一步,因為下一任不論誰登基,都不會允許西北吞西南的事情發生,到時候雖然自己看不到,但是想必一定會很有趣。
最後韓章一看,官家這是鐵了心要如此,一時也無可奈何,畢竟當官家不在乎臉面的時候,你又能拿他如何呢?
所以最後這場風波,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因為眼看著,官家並沒有深究的意思,所以讓葉奇撇清關係就是了。
而葉奇想著,事情已成定局,自己哪怕是再不願意,也是無可奈何,葉奇收到了韓章的眼神,瞬間就懂了其中的含義,看來自己要換個心腹了。
至於那位,那就更簡單了,他壓根就沒把劉文峰的事放在心上,只是一個棋子而已。
既然壞了,那直接丟掉也就是了,沒必要因為一顆棋子,壞了一局棋。
而這段時間裡,趙光遠也想了很多,他此時已經明白了過來,應無求,應該就是辦了錢勁松這件事情,才會被官家禁足。
他此時很是好奇,袁文殊到底付出了什麼,才能讓堂堂的繡衣衛指揮使,冒這麼大的風險,去幫他保錢勁松。
其實說起來,整個繡衣衛裡,最不希望應無求出事的就是他,按說這副手和主官,關係不說是敵人,但也差不了多少。
但偏偏到他這就是個例外,因為他是個三把手,雖然名義上他和另外一人官職相同。
但無論是資歷,還是所立功勞,趙光遠都比不上那位,所以,一旦應無求出事,那上位的必然是對方。
這可就大事不妙了,因為平日裡他們二人就多有摩擦,全靠應無求壓著,他才勉強和對方打了個平手。
這要是應無求出事,就不要說指揮使的位置,就連自己這個同知的位置,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其實不光趙光遠想到了這些,永興帝也想到了,所以他才會派趙光遠來辦這件差事。
畢竟所謂的震怒是假的,應無求自己還是要用的,自己沒幾年了,繡衣衛還是穩定點的好。
這要是放到幾年之前,那可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要知道,另一位同知,可也是永興帝一手扶起來的。
事到如今,只能說他時運不濟,有的時候就是這樣,機遇和時機缺一不可。
但凡缺了一個,那都一事無成,而且最可怕的就是缺一個,那會不斷的打擊你的自信心,讓你不斷地充滿希望,又不斷的推你入深淵。
讓你在無限的蹉跎中,看著時間慢慢的流逝,趙光遠就是典型的,有機遇沒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