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漢第一太子> 第0179章 吾燕人欒布是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79章 吾燕人欒布是也! (1 / 4)

夏五月的氣息,隨著天子劉邦自邯鄲起駕,折返長安的訊息,一同降臨在了關東大地。

得到訊息,關東各方勢力,如淮南、長沙等異姓諸侯國,以及楚、荊、齊等宗親諸侯國,其國都的氛圍,都莫名的躁動了起來。

——天子回京,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陳豨尚未徹底敗亡,代、趙尚未徹底平定的當下,天子劉邦先行折返長安,只能說明一件事。

——對於長安朝堂而言,自立為王的叛賊陳豨,已經不足為慮!

道理再簡單不過:自漢五年,漢王劉邦於洛陽即皇帝位,立漢國祚以來,每一次的異姓諸侯王叛亂,都無一不是劉邦御駕親征,親自平定!

從最早的燕王臧荼、臨江王共尉,到後來的韓王信、楚王韓信,無論是真反還是‘似反’,均是劉邦親自前往平定。

就連女婿張敖‘涉嫌謀反’,劉邦都曾藉著探望女兒的名義,親自前往趙都邯鄲!

從這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出發,再回過頭,看天子劉邦在陳豨尚未被完全平定的當下,提前折返長安,就不難得出結論。

——對於天子劉邦而言,陳豨的敗亡,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而這,也恰恰是關東各諸侯國,尤其是異姓諸侯如淮南王英布等,感到憂心忡忡的原因。

漢五年,漢王劉邦即皇帝位,立漢國祚之時,縱觀天下,共有八家異姓諸侯。

這八人,分別是燕王臧荼、臨江王共尉、趙王張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楚王韓信,以及長沙王吳芮。

而現如今,漢立不過六年的時間,這八位異姓諸侯,便有足足五家,失去了封國、王爵,乃至於身家性命。

——漢五年冬十二月,臨江王共尉反,為信武侯靳歙生擒,為天子劉邦殺於洛陽;

——漢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反,天子劉邦御駕親征,於九月擒殺臧荼;

——漢六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天子劉邦御駕親征,藉著一場漢匈平城戰役,徹底肅清了太原、雁門地區的親匈奴勢力!

——漢六年,趙王張耳薨,王太子張敖即趙王位;漢八年,二世趙王張敖因門客貫高涉嫌‘行刺聖駕’,被貶為宣平侯;

——漢六年,楚王韓信涉嫌謀反,被貶為淮陰侯;漢十一年,也就是今年,淮陰侯韓信因密謀叛逆,身死長安長樂宮。

國破家亡的共尉、臧荼、韓信,至今任寄於匈奴人籬下的韓王信,再加上迎娶長公主魯元公主,方僥倖得保宗祠的宣平侯張敖······

除去這五人,如今關東,已經只剩下三家異姓諸侯。

這三家異姓諸侯中,長沙王吳氏,基本被整個天下,乃至於長安朝堂,都預設為‘不徵之國’。

——只要吳氏沒有真的起兵反叛,那起碼在南越王趙佗身死,嶺南重歸華夏懷抱之前,長沙王一脈,都不會被長安視為眼中釘。

剩下的二人中,梁王彭越,也終於在漢十一年夏五月,等來了那終將到來的命運······

·

夏五月上旬,洛陽。

作為劉邦立漢國祚時的臨時‘都城’,洛陽即便是在戰火不休、百廢待興的當下,也依舊能展露出明顯異於他處的繁華。

——最起碼,比起連城牆都還沒建起來,宛如村莊圍著皇宮的‘長安城’,洛陽城,無疑更稱得上的都城級別的繁城大邑。

既然是繁華的‘大都市’,洛陽的街頭巷尾,自然是人頭攢動。

只不過今天,幾乎大半個洛陽的行人,都沒有在街頭走動,而是不約而同的聚集在了城門外。

至於讓這些商賈、文士,以及販夫、走卒等不同群體出身的人,同時聚集在城門外的原因,自是那顆高掛於城門之上,隨風搖盪的人頭無疑。

“誒?”

“此何人?”

“究竟何罪,竟為陛下厭惡至如斯之地,高掛人頭於城頭示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