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熱鬧,比現實中還要更加激烈。
網路雖不是法外之地,但論及能說會道,人在網路上打字,遠比在現實中面對面交談來得順暢。
所謂的社交恐懼症,是不會存在於網路這片土壤的。
當然這一切同易澤都沒有太大的干係。
他從不和網友們線上對線,畢竟有時候他也無法理解很多網友那新奇的腦洞。
只能說,一個人的智慧,是永遠比不過千萬人的智慧的。
三個臭皮匠,還能頂一個諸葛亮呢。
時間在不斷的流逝,一分一秒好似流沙,不經意間就過去了。
在易澤還沒有開始節目之前,v站上已經多出了許多up主製作的影片。
主題哼清一色的都是魯迅先生。
論掌握流量密碼,up主們都是不遑多讓。
影片標題也起的五花八門,頗具吸引力。
【魯迅到底有多強!】
【《狂人日記》成了!!魯迅高燃臺詞向!】
【億萬填詞!我把先生一生填成了一曲起風了!】
【從教材中刪掉先生,是何居心?】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魯迅,一個被貶低為神的人!】
在v站的搜尋頁面打出魯迅兩個字,下面立馬就會跳出來一大堆推薦,簡直是鋪天蓋地。
名字一個比一個花裡胡哨,內容也還算有趣。
v站up主們各展神通,不斷地展示出各自的才藝,影片風格多樣,雖說主題內容其實都差不太多,但也是玩出了不一樣的花。
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播放量蹭蹭蹭的上漲。
熱度這方面, 大家屬實是玩明白了。
不過觀眾們看得越多,就越是期待易澤的節目。
透過許許多多up主的影片, 大家對於魯迅先生的瞭解, 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原本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 現在不說了解的十分透徹,但是為大眾所熟知或生疏的地方, 那還是明明白白。
這對於易澤而言,算不上太好的訊息。
觀眾太明白,有時候也是一件煩心事。
這意味著, 許多東西,他不能夠提。
因為觀眾已經知道了,你再說, 那就是重複贅餘,沒什麼新意。
還不如去看其他人制作的影片呢。
而且先生涉及到的時代本就比較敏感。
在如今這個時代, 雖說倡導言論自由,說著要廣開言路,但實際上把控的還是相當嚴格。
易澤敢肯定,v站上能夠放出來的相關影片, 那都是經過了嚴格稽核的。
還有很多up主的,未必就能夠放出來。
因此, 在一款面向全世界的歷史向節目中, 易澤要做的準備還有很多。
什麼東西可以說, 什麼東西不可以說,那都得要有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