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4 塵封三千年的歷史 (2 / 5)

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會賣弄文采的原因。

別說什麼文人自視甚高,更多時候,他們喜歡的就是這種眾人的仰慕。

換到現在,能被人叫一聲大佬,那也是心靈的滿足。

而且還得要“謙虛”一兩句。

“都是小兒科啦,各位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都知道了。”

完美的回答出了易澤提出來的問題,很多觀眾的熱情再一次上漲。

而其他的觀眾,也隨之振奮起來。

這一次被叫大佬的是別人,那下一次,未必不會是我。

良性的互動,就是如此產生的。

在商朝滅亡後的2944年,那個時候,華夏大地還被一個腐朽的王朝控制。

光緒二十五年,帝都紫禁城。

執掌國子監的大臣王懿榮,因為身患瘧疾,求醫問藥之下,用了“龍骨”入藥。

而在這些入藥的龍骨之上,王懿榮意外發現,所謂的龍骨上面,竟然印刻有符號。

作為國子監的大臣,王懿榮本身便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認為,這些奇怪的符號,一定是一種來自於遠古的未知的文字。

那一年,是公元1899年。

只不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究。

或許有牽強附會之嫌。

但是發現甲骨文,確實是王懿榮的一大功績。

正是因為他的學識和眼光,讓經歷了三千年歲月的甲骨文,驚現於世。

這些刻有神秘文字的龜甲,記錄著一段文明的記憶。

而在探究這段遙遠記憶的同時,又有無數人物的悲歡離合,推演著甲骨文研究的一百餘年。

也就是在甲骨文發現的第二年,八支軍隊進佔帝都,王懿榮投井殉國,悲壯的結束了生命。

下書吧

“甲骨文上,究竟記錄著什麼?”

在最初,很多人都不相信王懿榮的說法。

他們固執的認為,《說文解字》上記載著的箍文,就已經是最古老的文字,不應該會有比箍文更加古老的文字了。

這不過就是一個騙局,是古董商人為了謀取私利,而精心編織的謊言。

一切都是古董商人制造的騙局。

而古董商人,為了謀取私利,確實在其中編造了很多謊言。

他們隱瞞了甲骨文真正的出土地點。

有的說是湯陰出土,有的說是衛輝出土,眾說紛紜。

但是就是沒有一個人,說是安陽西北五里的小屯村出土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