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
哪怕是一架支線客機,至少都需要兩名機組成員才能確保安全,平穩降落。
像波音737800這種幹線窄體機,哪怕智慧化程度再高,駕駛艙裡也至少需要兩名飛行員。
不過在特殊情況下,一名飛行員理論上也可能駕駛飛機成功落地。
之後不過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和風險。
同時也需要與地面配合默契。
需要地面提供幫助和保障。
而且想要一個人獨立駕駛一架客機平安著陸。
是需要該名飛行員擁有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駕駛經驗。
而且必須十分熟悉駕駛的這款客機的操作流程、效能特點等等。
並且具備應對各種複雜的能力。
這還要要求駕駛的飛機自動化程度高,配備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和儀表著陸系統等等。
有了這些自動化程度高的系統的輔助。
飛行員是有一定的機率平安著陸的。
但是即便如此。
危險係數也是居高不下。
因為飛行員承擔的工作負荷太大了,在飛機降落過程中,僅存的這名飛行員需要完成至少上百個動作。
需要不停地調整飛機的飛行姿態。
需要盤旋下高度。
需要對準跑道中心線。
需要拉起擾流板減速,需要放下襟翼。
需要釋放起落架。
需要隨時關注儀表著陸系統。
需要開啟著陸燈。
需要進油和減少進油。
需要隨時調整飛機的速度、高度和姿態。
需要隨時關注飛機的實時狀況,監控各種儀表和系統的引數。
需要和地面隨時保持密切溝通,獲取降落指令。
飛行員是人不是機器人。
在短短10來分鐘的時間就要完成這麼多流程,還要分神關注飛機狀態和與塔臺溝通。
除非是三頭六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