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如果孫浩是跟“一門兩幫四堂社”中另外某個幫會爆發衝突,也許就沒有現在的三水會了。
不管哪個將門,也不會坐視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幫會,被一股新生勢力吞併掉。
面對強勢的永安王,七位乾陽城最有權勢的幫會大佬,根本沒有人敢說出半個“不”字。
看到七個人都同意補齊五百萬貫,永安王陳肅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樣就對了,本王最喜歡聰明人。
今天把你們找過來,還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你們。
經過本王的慎重考慮,決定以後乾陽城的規費,還是交給你們七個幫會向商戶進行收取,而且那些被取締幫會的地盤,也會分給你們七家。
當然,規費的分成,必須按照本王制定的來。
以後乾陽城內三成的規費,將直接歸屬禁軍,四成的規費歸乾陽都護府,兩成的規費歸州府衙門,你們每個幫會可以留下一成的規費。”
永安王陳肅本來計劃以後由州府衙門和乾陽軍,共同向城內的商戶收取規費。
不過乾陽軍大都督曹廷謹告訴永安王,之前有一任乾陽都護府大都督,曾經強行把規費的收取權,從各個幫會手中轉到乾陽軍以及州府衙門的手裡。
結果沒有想到的是,收上來的規費卻越來越少,都被負責此事的官員們和將領們給貪墨了。
最後那位乾陽都護府大都督,不得已只好把規費的收取權,又交還給了各個幫會。
聽了曹廷謹的這番話,加上永安王也不想跟乾陽軍的幾家將門鬧得太僵,永安王才會把七大幫會全都留了下來。
其他六位幫會龍頭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之時,孫浩卻被永安王陳肅單獨留了下來。
“本王之前用禁軍正六品的郎將之職招攬雄闊海,可是他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你對此有什麼要說的嗎?”永安王陳肅沉聲對孫浩問道。
十幾日前,永安王派人把雄闊海叫到了州府衙門,當面對雄闊海提出了招攬。
可別說一個禁軍正六品的郎將,就算永安王讓雄闊海當正三品的禁軍都督,被孫浩從“年籤系統”中召喚出來的雄闊海,也不可能投靠他的。
孫浩苦笑著說道:“王爺息怒,雄闊海那天回去之後,跟我把事情一說,我就把他狠狠罵了一頓。
不過他也是因為與我勝似親兄弟,才不願意離開我,還請王爺恕罪。”
永安王陳肅微微一笑,“你放心,本王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既然雄闊海不願意加入禁軍,本王也不會勉強。
但是像雄闊海這樣勇冠三軍的猛將,跟著你混幫會,實在是暴殄天物。
本王希望你能擔任乾陽城廂軍衛的都統,至於你那個幫會的龍頭之位,你可以讓其他人去當。
如果你願意,便不需要補齊剩下的那三百萬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