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森繼續開口道:“我最後所說的關於新泰加密核心算式的知識點可能超綱了,不需要大家掌握,大家只要掌握我剛剛講解的用幾何知識解決的費馬大頂定理就行。”
說完,韓森對著會議室彎腰行禮,開口道:“謝謝大家!”
沒有習慣的掌聲,“啪~”安靜的會議室裡,只有一支筆落地的聲音。
“抱歉啊!”站在走廊上的一位發呆的年輕博士生意識到自己的筆掉了,立馬下意識的彎腰撿筆表示道歉。
可是這句“抱歉”在安靜的會議裡顯得很是突出,整個會議室,大家完全是下意識地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投去了目光。
......
這一次的學術講座就這樣結束了,一個個與會的研究員和教授們沒有離開,或者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重組的思想裡的他們還沒意識到他們需要離開了,他們有的坐在會議室裡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寫畫畫的,有的託著下巴坐著深思。
韓森的出現,把整個基地的科研人員弄魔怔了,以至於整個基地所有的科研專案統一停擺了幾天。
這個基地裡的科研人員都是國家頂級的人才,可是他們幾十年來寒窗苦讀積累的學術價值觀念被韓森打碎了。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本來大家固定的思維方式裡是“1+2=3”,可是韓森告訴他們“1+1+1=3”,這兩個式子雖然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沒有什麼區別,可是實際上這兩個式子是有天壤之別的。
解釋來說,本來“1+2=3”,大家固化的就看做,一對丈夫、妻子代表的“2”加上一個孩子代表的“1”等於一家三口代表的“3”。
現在他們被告知“1+1+1=3”,雖然看起來一樣,“一個丈夫”加“一個妻子”加“一個孩子”等於“一家三口”。
這兩種看法雖然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是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1+1+1=3”的思維裡一個丈夫加一個妻子是分開,這樣就可以更加細緻的單獨考慮作為個體的“丈夫”和“妻子”。而“1+2=3”的思維方式裡,丈夫和妻子是作為組合出現的。
這種觀念雖然看起來無用,但實際上,在科學研究之中,“1+1+1=3”這種思維方式的研究是跟“1+2=3”的研究思維有著天壤之別的。
......
韓森在這座“不存在的基地”做的這場“不存在的演講”,奠定了整個華夏未來數學的發展,韓森打破了這些頂級學者原有的知識架構,讓他們自己進行了重組和思考,而任何的思考都是珍貴的。
韓森在這裡爆出的新泰加密的秘密足夠改變全世界,華夏人都是精明的,這麼好的東西肯定要獨享了。
根本不用提醒什麼,參加這場學術會議的科學家和博士生們,都發誓自己真的沒聽過這場講座,就像這座基地根本就不存在一樣。
當百年後,韓森成為了歷史偉人,韓森在這裡的這場演講開始發酵,基地裡學者開始傳播韓森的思想,整個國家的數學思維在不知不自覺完成了新的重建。
當世人從韓森的新泰加密中摘出了一系列的韓森的猜想之後,世界為之震驚,原來韓森當初對新泰加密的研究是這麼偉大的啊!
而華夏的數學家們卻憑藉著重組的數學思維,對韓森的新泰加密裡的猜想一一加以證明,華夏數學家推動了整個世界的數學進步,他們壟斷了世界數學。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遙遠的未來,任何是思維變革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發酵的。
韓森在這座大山裡待了一整個星期的時間,整個星期的時間,韓森讀完了所有國家轟炸機專案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