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巫山。
這裡是離國東部最大的山脈。
雖然比起落劍山脈這種超巨型的山脈,這裡不算什麼,但是相較凡間而言,這裡也能算是大山了。
巨大的山脈,帶來的是交通的不便,而交通不便,則帶來隔離與罪惡。
所以,太巫山上存在著幾股不小的賊匪勢力。
當然,這個不小也只是相對而言,對於朝廷而言,這一就還只是不太需要重視的土匪範疇。
當然,這些人大多不是普通的山賊,他們還要兼職江匪。
或者說,江匪才是他們的主業。
前文曾提過,雲州是沒什麼賊匪的。
的確如此,這些賊匪,已經算是黃州境內的了,或者說,他們的主要營業範圍就是黃州。
太巫山有不小的一段距離黃龍江很近,而黃龍江,又是漕運大江,這些賊匪只要偶爾出山,去劫點商船,就能賺的飽飽的。
只要一有官兵前來,他們又立刻躲進太巫山中,所以朝廷屢次剿匪,卻依舊無法完全消滅這些賊匪。
到了後來,這些賊匪居然和朝廷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
賊匪一直都在,如果朝廷強盛,賊匪勢力就弱,朝廷腐敗衰弱,賊匪就變強。
而這些年,黃龍江的貨運量更勝一籌,朝廷實力又空前強大,一直關注剿匪工作,打壓的賊匪喘不過氣來,幾乎都縮排太巫山中了。
你們可能會覺得,在這種存在高武的世界中,朝廷要是真的下定決心剿匪,其實並不難。
畢竟朝廷實力那麼強,拿出幾個先天強者,甚至是武丹強者,還是不成問題的。
好吧,武丹可能有點誇張的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隨便出幾個先天強者,就能輕鬆解決掉為禍黃龍江數百年的賊匪。
但是,朝廷並沒有做,甚至從來沒有排過軍隊進山搜尋。
這自然也有賊匪熟悉地形的緣故,但是還有另一層的原因。
就像黃龍江雖然民間都這麼叫,但是正式名稱應該是黃江一樣,太巫山,雖然一直被叫做太巫山,甚至是近年來朝廷官員也開始偶爾使用太巫山的名字,但是它的正式名稱,其實是太武山。
武與巫,兩字雖然諧音,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不是簡單的傳播時出現的錯誤,而是太巫山真正發生過某些事情,從而讓老百姓先入為主的以為應該是“巫”字。
而這,也同樣是朝廷不願意派兵或者是強者進入太巫山的原因。
扯遠了。
雖然說太巫山確實是存在某種詭異,但是這麼多年來,其實很少真正發生過什麼事件,就算有,最後也一定是賊匪造成的。
可是,關於太巫山的傳言,卻從來沒有斷絕過。
……
朱楚瑜自大進山之後,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可是看過不少民間故事,裡面的主人公就是在一直緊張之後,稍稍放鬆了警惕,發出“什麼嘛,原來是白緊張了,這世上怎麼可能有鬼啊”之類的聲言之後,就迅速被鬼怪弄死,最後那些老人還語重心長地勸解道:
“所以說啊,小朱,你雖然聰明,但是可千萬不能小瞧了那些東西啊,稍微有點不小心,就要著了他們的道的!”
朱楚瑜深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道理,雖然這個深信是剛剛才開始的,以前從來沒聽過,但是他還是決定謹慎一手。
至於他謹慎的方法——
“我說朱兄,你要是在這樣湊在我身旁,我是真的有些擔心你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癖好了。”
跟在秦梓身後的朱楚瑜尷尬地笑了笑,饒是以他的麵皮,還是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