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御駕親征,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說實話,大明的官員對於皇帝御駕親征一直都是諱莫如深。
沒辦法,想當年英宗御駕親征給予大明的打擊實在是過於沉痛,即便因為土木堡一戰導致武勳實力徹底殘廢,從而讓文官勢力崛起,但是但凡大明的忠臣,誰又願意大明因此而亡。
可以說,要不是這次要親征的是嘉靖帝,換做英宗之後的任何皇帝要親征,這朝廷都得吵翻了天,估計當廷死諫都不新鮮。
但是嘉靖帝不一樣。
嘉靖帝如今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這個威望可不只是在朝廷,要知道以儒家官員的氣節,就算皇帝再兇殘,可依舊不會少了為了胸中理念而誓死衛道的忠貞之士。
想當年劉謹權勢滔天,無數官員為之屈服的時候,朝野內外依舊有不少的官員敢對其不假辭色,哪怕明知道得罪劉謹會落個什麼下場,可依舊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可嘉靖帝不一樣,嘉靖帝的威望在朝廷,在民間,在軍隊當中都已經高到了極致,這種威望不是靠殺出來的,儘管嘉靖帝也掀起過大案,但是和太祖皇帝乃至滅人十族的永樂帝比起來,嘉靖帝簡直就是仁慈的不能再仁慈的君主。
因為太祖皇帝殺人都有很深的目的性,比如殺淮西勳貴是為了給朱允炆剷除荊棘,殺胡惟庸還牽扯進李善長是因為這兩個神經病想要架空皇權,任人唯親,讓太祖忍無可忍。
藍玉也好,李善長也好,他們該死嗎?
該死!隨便羅列罪名,殺他們十次都不帶冤枉的,可一個是追隨太祖起家,功勞堪比蕭何的丞相,一個是戰功赫赫,甚至能比肩衛霍的無敵戰將,兩人都是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的,就非殺不可嗎?
答案是非殺不可……
不殺李善長,朝綱不正,吏治不清,不殺藍玉,就憑這傢伙驕狂的性子,他能服朱允炆?
不要忘了,大明還有位嫡孫朱允熥,而朱允熥的身上有常家、藍家的血脈,淮西勳貴是朱允熥的絕對支持者,太祖皇帝知道,只要他一死,朱允炆必然會受到反噬,屆時淮西勳貴必然作亂,將朱允炆趕下皇位,扶朱允熥上位!
所以淮西勳貴必須滅了!否則軟弱無能的朱允熥成為皇帝,多半會被淮西勳貴架空皇權,屆時大明藩鎮之禍不遠。
至於永樂帝……就算再如何雄才大略,也掩蓋不了其篡奪侄子皇位的本質,悍然滅方孝儒十族不是因為方孝儒該死,而是因為方孝儒不死,永樂帝就沒辦法震懾天下讀書人,也就是說永樂帝為了自己能順利繼位,不惜讓數百顆人頭落地,從而為自己登基掃平道路。
不管是太祖還得永樂,他們殺的這些人,在朝堂還有民間,都能找到不少為其鳴冤的,認為他們不該死的,包括兔死狐悲的。
嘉靖帝也殺人,但是他殺的人,天底下所有的百姓都會拍手稱快,因為嘉靖帝要殺你,會將被殺之人的罪名完完全全公佈於眾,讓滿天下的百姓知道為什麼要殺,讓百姓直觀的去感受這些人該不該死!
可以說,在嘉靖帝的屠刀下,就他麼沒一個是冤枉的!
都是被殺了之後,百姓都恨不得將這些狗官的屍體拖到野外去餵狗的下場。
殺人還要誅心,這才是家嘉靖帝最為狠辣的地方。
大臣們擔心皇帝御駕親征會給帝國帶來深重的災難,害怕大明出現第二次土木堡之變,但是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