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愛卿說的這民是天下計程車紳官員還是千千萬萬的百姓!”
皇帝此言何等誅心,翟鑾哪裡還敢端坐,當即跪倒請罪。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官員而言,他們眼裡的民肯定不是尋常百姓,匠民、商民更算不上,在他們眼裡,士人階層、特權階層才是民!
這也是‘上位者不與民爭利’的根本,但是嘉靖朝的官員都知道這種說法對於嘉靖帝而言就是放屁,而且是臭不可聞的屁。
嘉靖帝最喜歡乾的事就是與民爭利!
這個民泛指特權利益階層……
北方、中原也就算了,可看看南方!
在南方世家大族無數,豪紳士族更是比比皆是,南方商道幾乎被這些大族給徹底壟斷,那些豪商誰的身後沒有官場背景,沒有背景誰的生意能做大,誰能保住自己的家產!
所以南方的商民,實際上大多數都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貨郎,或者吃辛苦錢的行商,大的生意幾乎全都被世家豪族給把持住了,這其中甚至編織起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誰想要在他們的地盤上插上一腳,就必然會受到整個利益階層的聯合排擠和抵制。
後世曾經有過熱議,就是說李自成兵進山西,一路勢如破竹的時候,崇禎帝如果沒有君王死社稷,而是選擇逃到南京的話,大明會不會有希望。
大多數的結論是一點希望沒有……
其原因就在於整個南方早就被世家大族給把持了,在南方世家、財政、官場甚至軍隊都跟豪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崇禎即便到了南方,唯一的結果就是被架空皇權……
不是傀儡的傀儡,在明末亂世的大潮當中能有什麼作為?
答案是沒有作為,弘光帝在南京登基不過一年就上了斷頭臺,想必崇禎逃到南京,面對兵威強盛的滿清八旗和那些降清的軍隊也註定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作為。
可如今呢?
鐵板一塊的南方早就被朱厚煒給硬生生的砸了個稀爛,那些豪商靠著官場背景得以生存,嘉靖帝更直接,直接弄出幾個皇商,明明白白的告訴南方世家,他自己就是這些皇商最大的靠山,誰敢動,就是從他的口袋裡面搶錢,那他不弄死你弄死誰!
到了翟鑾這個層次,自然不可能如尋常官員那樣見識淺薄,或者也不能怪底層官員,畢竟底層官員還沒到那樣的高度,他們就不可能沒有私心雜念,他們也想著高升,高升的途徑是什麼?
政績?
政績當然也重要,但是和人脈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大樹底下好乘涼,朝中有人好做官說的是啥道理?
同樣的進士官,同樣的二甲三甲,名次還差不多,其中一個深得百姓愛戴的好官,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沒有人脈沒有後臺,那麼仕途蹉跎是註定的,最好的結果也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往上爬,這輩子估計都沒機會列位二品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