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紛擾,和大臣勾心鬥角,登基七年多,直到現在朱厚煒才算勉強鬆了一口氣,幾年時間裡,他用強力的手腕讓滿朝上下接受也認清了事實。
這個事實就是別和他硬幹,沒好處,想要在嘉靖朝為官,那就好好幹,不想幹可以滾!
不管你是名滿天下的大儒還是位極人臣的重臣,只要你不秉承皇帝的意志去施政,那麼出局是必然的。
代價是朱厚煒只能親力親為,不管有多累都得硬抗,因為他知道,在嘉靖朝想要撼動各個階層的切身利益,想要把大明扯出王朝輪迴的怪圈,那麼只能變革,而且是大變革,至少要無限接近後世的體制才有機會。
所以他很累,累了還沒人理解也沒人分擔,任興這老貨除了唯唯諾諾就是拍馬屁,不過掌控的天眼也確實是讓他在變革過程中省心了太多。
累了就往後宮坐坐,端莊穩重的薛後,原本古靈精怪現在卻一心想著皇長子能出息的玉姐兒,還有整天膩在慈寧宮的表妹張韶華,沒什麼存在感的裴佳以及想孩子想瘋了的兩個朝鮮妹子,當然還有吳家姐妹……
後宮八個女人,朱厚煒覺得自己比不了自己老爹,但是比起老哥強了何止十萬八千倍……
但是現在……
外朝竟然要給他選秀!理由竟然是要為皇家開枝散葉!
如今薛後有皇長女嫻雅公主朱亦瑤,皇嫡子朱載垣。
莊妃周氏所生的皇長子定王朱載坖。
賢妃張氏所生嫻靜公主朱亦婉。
德嬪吳氏所生皇次子朱載基。
淑妃裴氏所生皇四子朱載域。
也就是說現在他有四子兩女,而且至今無一夭折!
要知道在封建時代,以此時的醫療條件,就算皇子龍孫夭折也是常態,皇帝的兒子生十個,五個未成年乃是常事,掛掉七八個都不能算稀奇。
比如歷史上的嘉靖帝生了六個兒子,其中三個沒活到兩歲,莊敬太子朱載壡也就活了十三歲。
所以現在朱厚煒四子兩女都在健康成長,在皇室幾乎可以算得上是難能可貴了。
但是外朝什麼心思朱厚煒豈能不知道,說白了,就是外朝已經對他絕望了……
儒家想要找出路,正如那麼多在大明仕途絕望的儒家書生一樣,他們不想離開大明,但是不能不走,因為在大明沒有希望。
大明沒有希望便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大明之外,朱厚煒也說過,大明對外戰爭開啟殖民統治,朱厚照不會是第一個,那麼就還有其他皇子。
另外朱厚煒也說了,殖民地最需要的是同化,是傳播華夏文化,從而誕生出華夏文明的分支,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儒家必不可少。
所以儒家很清楚,殖民地才是儒家最後的歸宿。
而殖民地的君王只可能是嘉靖帝的兒子,嘉靖帝也不可能用他花費巨資培養出來的軍隊去給藩室做嫁衣。
那麼自然而然,嘉靖帝的兒子就成了關鍵,如果是尋常帝王,那四個兒子綽綽有餘,可嘉靖帝不行,估計四十個,儒家都不會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