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是天順三年生人,如今已是五十有五。”
朱厚煒笑了笑,五十五歲對於官員來說可真的不算老,歷史上的嚴閣老可是到了八十多歲,還在為了大明社稷兢兢業業的搞破壞呢。
楊廷和丁憂回來也不到六十,君臣之間倒不是沒有繼續共事的機會。
“楊愛卿回鄉之後內閣當由誰來繼任首輔?”
楊廷和一怔,他走了自然便是次輔梁儲進位為首輔,可皇帝說這話,很顯然是不打算任用梁儲為首輔,那麼皇帝屬意的是楊一清?
楊一清排第三,皇帝總不能跳過排第二的梁儲,再跳過排第三的楊一清,去任命排第四的蔣冕吧。
“老臣舉薦楊一清為內閣首輔。”
“梁次輔呢?”
楊廷和正色道:“梁儲與楊一清年紀雖然差不了幾歲,然而梁次輔明顯老邁的多,恐怕無非跟得上陛下銳意革新的步子,老臣當去梁府,為陛下分憂。”
“好。”朱厚煒淡笑點頭道:“過去的這一年,大明發生了太多事,也改變了太多事,楊愛卿離去兩年多,只怕要錯過很多很多啊。”
楊廷和聞言也確實鬱悶,天子要革新大明,而且手段層出不窮,處在這樣的風口浪尖,對於重臣而言不知是福還是禍,但是他很有可能會因為丁憂而錯過了……
只希望當他回來的時候,不要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朕今日接到奏報,威武候出關三月,終於在馬加河找到韃靼小王子的主力,一舉殲滅其主力,小王子北逃,如今威武候已退回固原,不日便會繼續出征蒙古,掃蕩殘餘。”
正德帝……
大明奉行的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制度,也就是說只要嫡子佔著大義的名份,別管是什麼貨色,那個皇位就肯定是屬於你的。
朱厚照是嫡長子,大明的江山自然只能由他來繼承,這一點就算是弘治皇帝也不可能改變!
儒家秉承這樣的理念,自然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去消弭掉諸子奪嫡,進而引發大亂的可能,根源上來說,這出發點是好的,因為可以斷絕其他沒有名份的皇子的非分之想,從而造成國之動盪的風險。
至於擁有大義名份的皇帝適合不適合當皇帝,這一點根本就不在群臣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因為皇帝不擅長治國沒關係,皇帝只需要當好吉祥物的角色,實行垂拱而治的策略就行,治理天下這種吃力的活交給群臣也就是了。
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像正德皇帝這種荒誕不經,奢靡無度還好色不擇食的肯定不行,所以他是昏君。
但是朱厚照不行,群臣也只能忍受。
然後正德皇帝棄國了,大明迎來了嘉靖帝……
群臣以為終於不需要繼續忍的時候,卻沒想到會被新登基的嘉靖皇帝連番組合拳給錘了個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