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不太感冒,但美女都送上門了,他也會笑納,難不成拒絕?
那朝鮮要是編排他不行,說他腎虧,那不是冤的慌?
至於朝鮮妃嬪會不會誕下皇子,這一點朱厚煒更不會去考慮,更不會刻意去避……
最多把朝鮮王室幹掉,讓有朝鮮血統的皇子去佔位子唄,朝鮮不是喜歡編排嗎?那編排自己大王去好了……
李赫可不知道大明的皇帝竟然想的那麼深遠,要是知道自己受王命給大明天子送女人,還能埋下個滅國的種子,估計能悲憤的去跳鴨綠江……
“禮部擬定回單,一應事務便由蔣卿操持。”
蔣冕躬身道:“臣遵旨。”
朝貢這玩意對於大明來說肯定是虧本買賣,但是對皇室不算,因為貢品是給皇帝的,那麼所有貢品便會收入皇宮,朱厚煒可以賜予臣工也可以不賜。
可回禮是禮部的事,要銀子也是戶部給,而且戶部給的還很痛快,想來歷次朝貢,戶部和禮部官員從中漁利不少……
朱厚煒的目光看向肅立一旁,看上去無比淡定的德吉喇嘛。
按理來說,烏斯藏也屬於大明的領土,太祖皇帝時便在烏斯藏設立了衛所以及僧功司等行政機構,以流官和土官結合治理。
不過烏斯藏比較特殊,在這個地方藏教甚行,其民皆為教徒,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了後世,即便是後世,對於雪區施行的政策也是自治。
朱厚煒對於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認為華夏民族就算有信仰也該信仰自己的祖先或者本土的道教。
而且後世對於佛門的觀感一向不太好,比如‘盛世佛門昌,道門山中藏,亂世佛門閉,道人下山行’就是最好的詮釋。
華夏曆史上有過數次滅佛運動,概因佛門蠱惑人心的本事太厲害,而且佛門接受供奉,不事生產,佔有大量土地還不交稅,佛門還放高利貸給貧民等等。
不過藏教和佛教還是有區別的,至於如何區別,朱厚煒也只是一知半解,也不想深究。
同樣,對於教派,大明的官員也不感冒,甚至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如果歷史沒有改變,那麼再過幾年,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君皇帝也就該粉墨登場,然後把滿朝的大臣折磨的欲仙欲死……
朱厚煒對藏教不感興趣,但是他知道皇兄似乎很有興趣,而且他還記得,正德元年的時候烏斯藏朝見,正德跟個好奇寶寶似的說過‘烏斯藏僧有能知三生者,國人稱之為活佛,欣然欲見之。’
也就是說正德對活佛很感興趣,想去烏斯藏溜達溜達……
不過這念頭被梁儲毫不猶豫的給掐滅了,梁儲反駁說‘西番之教,邪妄不經……
不過正德皇帝什麼性子,那就是位不聽忠言,不納忠諫的主,指望幾句話就滅了他嚮往活佛的心,那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