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天子,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最後竟然和太監妥協,最終決定將收上來的礦稅與太監五五分,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最終東廠、錦衣衛外加各地鎮守太監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這才將礦稅收上來,內庫富裕了,然而此舉侵犯了勳貴和士紳的利益,於是萬曆被罵的躲進了深宮,不要臉的文官最後連皇帝死了都沒放過,直接在史書上給其按上了一個貪財無度、與民爭利,搜刮民脂民膏的惡名……
文官們還有一項連皇帝都管不到的特權,就是當皇帝死了以後上廟號。
廟號這玩意說白了就是蓋棺論定,評述一生功過的意思,萬曆的諡號是啥?
神!
神他麼的神仙……
民無能名曰神!
簡單點來說就是老百姓不知道怎麼說才好,說你好吧,不甘心,說你壞吧,不忍心……
絕對的貶義廟號……
可不管怎麼說,萬曆的時代都已經大明帝國已然走向衰落,甚至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士紳和勳貴集團早已經是盤根錯節到了樹大根深,根本難以輕撼的地步。
至於文官也已經開始刷無恥下限,遺臭萬年的東林黨也已經出現……
可那畢竟是萬曆時代,而朱厚煒如今的時代在歷史上還處於正德朝,對於正德朝的大臣,朱厚煒的印象至少能說不是太壞,哪怕正德皇帝的死可能和文官脫不開關係。
正德皇帝的死沒有實際證據能證明和文官有關係……
這也是朱厚煒這般重視自身安全,甚至讓任性清理宮廷的目的,誰都知道在大明中葉,皇宮早就被外界滲透成了篩子。
從小練武,身體倍棒的朱厚照能在落水之後被迅速撈起,最後還能吐血而亡,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點。
朱厚煒的改革舉措得罪了太多的人,宗室、外朝還有勳貴奈何不了他,可不代表不想他死,朱厚煒可不想自己會有那麼一天死的莫名其妙。
此刻的朱厚煒已然略微平復了心情,勳貴也好士紳也罷,重傷嚴嵩,殺害過百新軍戰士,這已然踐踏了他的底線!
既然如此,那他自然要讓敢於挑釁他底線的人知道什麼是天子一怒,血流漂杵!
“誰幹的!”
“回來告知訊息的番子,說已經查清楚了,說是武定候!”
武定候郭勳?
說實話,要不是張永提起武定候,朱厚煒都不太可能想起這麼一號人物。
之所以說這傢伙算是個人物,因為在歷史上真實的嘉靖朝,此人引起過一起案子。
武定侯郭勳,大明開國勳臣郭英六世孫,正德三年襲爵。
可以說郭勳的履歷平平無奇,和眾多的勳貴之門也沒有太大實質性的區別。
嘉靖皇帝被迎接到京城當皇帝,楊廷和一上來就準備給朱厚熜一個下馬威,於是轟轟烈烈的大禮議開啟。
而郭勳揣測帝意,助張璁、得寵幸、督禁軍,深得嘉靖帝寵信,加封為太師。
嘉靖十八年郭勳進封翊國公,權勢達到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