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治理國家的重臣,朕覺得你們的目光要放的長遠,更要著眼於整個天下。”
八位肱骨之臣的身軀不由自主的坐的更加端正了些許。
“這個天下指的是太陽的光輝能夠照耀到了每一寸土地,不僅僅侷限於大明,這個長遠指的是極其遙遠的未來。”
朱厚煒的眉頭略微一鎖,似乎想到了後世漢人被奴役的三百年,又或者是想到了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
“我們的祖先從茹毛飲血走向了刀耕火種,戰爭的方式從冷兵器時代跨越到現在的火器時代,當然如今還沒有完全跨越,但是獨石口之戰大明的邊軍,讓遊牧民族見識到了火器的強悍。
因此,以後的戰爭方式,火器必然會成為主流,朕小時候喜歡看一些雜書,也細細琢磨過火器,想過為什麼自南宋末年突火槍誕生,一直到幾百年後的今天,火槍的發展卻依舊無比遲緩。
威力強悍的將軍炮為什麼不能成為主導一場戰爭勝負的決定性殺器,為什麼火銃的射程、精度、準度以及容易炸膛等等弊端始終沒有克服。
於是朕從小時候就喜歡鼓搗匠作,立下雄心壯志要改變火器的現狀,因此朕在滿朝官員的眼裡就成了一個不學無術,整日裡只喜歡和渾身汗臭的鐵匠裹挾在一起的廢物皇子……
朕不會介意,也沒有必要介意,十幾年的時間,朕把自己的設想交給鐵匠去做,攻克了一道道的難關,最後成功了一大半,於是有了獨石口震驚天下的大捷。”
“陛下眼光之長遠,遠非臣等所能及,臣佩服之至。”楊一清讚歎,今日的話總算是揭開了一道迷題,為什麼今上在皇子時代喜歡和打鐵的為伍,為什麼皇帝喜歡匠作之事,原來根源在這裡。
朱厚煒壓了壓手讓楊一清坐下,續道:“朕不怕被誤解,因為朕知道儒家可以治國,但科技匠作才能興國,讀書人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也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是不屑,在你們眼裡,士這個階層是凌駕於所有階層之上的。
你們看不起匠人,卻沒有想過你們的吃穿用度都是來自於農人、匠人,你們富足奢靡的日子,受益於商賈,你們眼中的廝殺漢、賊配軍卻在為了保衛大明江山捨生忘死,為了保護邊牆後面的百姓,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讓你們能夠將才能放在治理國家,造福桑梓上面,他們奔襲於大漠,拿著他們手中的刀槍在和敵人玩命!
在朕的眼裡,他們這些人才是最值得敬佩,最可愛的人,他們來自民間,是百姓的兒子,他們是子弟兵,而官員是什麼?
百姓將官員稱之為父母官,你們就該像父母一樣去善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苛待甚至是虐待!
爾等俸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朕說這些並不是讓你們有多慚愧,而是要讓諸位警醒。
大明是儒家治理國家,可大明之外呢?他們也有階級也有貴族,可據朕打探到的訊息,在遙遠的外邦,還有如大明一般強盛的國度!
在讀書人的眼裡,大明乃是禮儀之邦是天朝上國,所以自傲自大,目空一切,正常的外交被你們稱為朝貢,認為是小邦小國對大明宣示臣服,所以不值一提。
但是朕知道,在極西之地有英吉利,有法蘭西,他們在努力強大,在不斷革新,工業革命思想已經開始萌芽。
什麼是工業革命?簡單點說,大明是農耕社會,百姓們世世代代從土裡面刨食,他們紡織、製衣、製作所有的物品靠的都是手工,這就是農耕文明。
而工業則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廠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