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隔壁鬧叛亂了怎麼辦?
張弛‘杯酒釋兵權’的計劃最終實行的還算順利,幾位年齡較大,本身天賦有限的將領最後主動打了報告,申請調去二線兵團和警務部隊。
而郝猗的請戰也是無疾而終。
張弛當下的重點還是進攻馬來半島和馬六甲海峽,對於暹羅他採取的是懷柔態度。
他準備逼迫鑾披汶趕走鬼子駐軍,簽訂防禦同盟條約,並允許安民軍進駐,事實上將勃固的東方側翼穩定下來。
然而,44年8月9日當天,暹羅國內爆發了內亂。
親鬼子的暹羅少將查隆被刺殺,其所屬的‘皇協軍’帕亞軍不戰自潰。
已經被軟禁多日的暹羅首相鑾披汶不知所蹤。
想要抱西方白人大腿的阿派旺上臺,他藉著暹羅國王瑪哈德王的名義,獲得了暹羅軍隊的效忠,被任命為新任首相。
不過這些暹羅軍隊也都殘破不堪。
在與安民軍的多次戰鬥中,他們早已損兵折將。
駐紮在曼谷的‘大阪’第 4 師團則是在得知內亂爆發後,立刻像受驚的兔子一樣,一溜煙的向東朝金邊撤退。
這些人之前和張弛派出的暗線互相配合,在暹羅境內大肆售賣石油、青黴素等物資,甚至賣了不少貨給毛熊和民國的人,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對於安民軍的戰鬥力他們也有所耳聞。
當得知內亂爆發,時任師團長馬場正郎立刻判斷安民軍不會錯過這個染指暹羅的機會,趕忙下令撤退,徹底讓出暹羅的首都。
‘大阪’第 4 師團這一退,立刻就讓暹羅首都陷入巨大的混亂。
一片混亂中,不少華人移民的店鋪還是遭了災。
而這正給了張弛藉口。
辦公室內,張弛正在看一封血書。
而這封用歪歪扭扭的華文書寫的血書,正是來自於逃出了首都的前首相——鑾披汶。
而鑾披汶此刻正帶著心腹,藏匿在鄉下。
看到信上情真愜意的各種自責、懺悔與求救的話語,以及信末落款的海外潮州遊子、吳頌堪幾個字,張弛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略帶嘲諷的笑意。
“失去權力、死到臨頭了,這老小子倒是終於開竅了。”
旁邊正在添茶倒水的小七立刻厭惡的道:
“之前您給他那麼好的條件他不領情,現在他下臺了反倒知道找您了。剛上臺的那個首相阿派旺不是把他定為戰犯了嘛,還正在通緝他。”
“要我說管他去死。反正阿派旺都同意有條件轉向盟軍陣營了,正好把他抓起來審判,來個明正典刑。”
張弛喝了口熱茶,舒服的撥出一口氣,笑著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本來我再使使勁,就能讓鑾披汶同意加入南洋防禦條約,後邊再努把力,甚至逼他直接組成邦聯也可以。
現在阿派旺這一插手,反倒又生波折。”
對於鑾披汶,張弛看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