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田沒注意別的,只是想趙官家怎麼和劉徹比,太祖或許還能一比。
至於用貿易控制一個軍事強國,在他看來是匪夷所思,異想天開。
這也只是兩人閒聊,他姑且聽著,說:“如你所言放開貿易,豈不是中原機密都讓遼人竊去?”
林亂不以為然,宋國發生的山川河流大小事情都被人傳到西夏、遼國和金國。
宋國到處是別人的探子,而宋國卻對其它國家的情報不夠重視。
這是中原王朝的通病,總以為天朝上國物產豐厚,蠻荒之地無足掛齒,更不用說海外。
他說:“難道靠封鎖就能阻止?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朱兄錯估人的貪慾和底線。”
朱孝田感覺每次和林亂商量事情,腦中就像起了風暴。
和遼國金國做生意不是易事,有專門的通道,他覺得要跟趙桓重點講這事。
因為這表現了林亂的政治立場,如果立場完全不同,以後就難以溝通。
他又發現林亂話中的錯誤之處,說:“林大夫,宋國又不缺馬,官家也不少馬,你要那麼多馬做什麼?”
這下輪到林亂愕然,他一直以為宋國少馬才苦逼的總是步兵打騎兵,所以十勝不如一敗,當即訝道:“什麼?”
朱孝田看到他的反應露出得意的微笑,因為這是機密。
朝廷對外的宣傳一直都是缺馬,只有他們這種人才知道內情。
“僅僅一個黃河馬場就有30萬匹馬,而黃河邊共有五個馬場,這還只是黃河,不算其它地方。而且每年都要吃掉一批馬,不然浪費。”
林亂聽完朱孝田的解釋,這才明白事情的關鍵之處。
原來剛開始宋國是缺馬,但是隨著河北等地的平定、宋遼通商、重新掌握西域,以及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馬匹數量已經不低於遼國,更是遠超金國西夏。
但是朝廷嚴禁國內出現強大的騎兵集團,避免五代十國的重演,就像一名武將最多隻能帶三萬兵。
宋國寧願以人命抵擋敵人的騎兵,也不肯發展自己的騎兵。
昂貴的步人甲,先進的戰車弓箭,大規模的禁軍,吸收罪犯流民進軍隊都是這種政策的產物。
以目前軍制為例,都、營、軍、廂四級,一廂只允許有800騎兵。
一支萬人軍隊,800名騎兵能幹什麼?
林亂恍然大悟,難怪金國打到黃河之後如虎添翼,原來是繳獲了宋國的馬場。
難怪南宋初年能集合80000騎兵能與金國決戰。
難怪名將岳飛手下有8000名精銳騎兵,就能同金軍一較高下,然後被趙構誅殺。
後來這8000背崽軍又被打散分到各軍,徹底失去戰鬥力。
什麼缺馬,馬種不行,戰馬培養複雜,原來都是謊言。
遼國的馬、西夏的馬、金國的馬,還有後來蒙古的馬,都是不同品種,各有所長各有缺點,但是個個都吊打宋國。
以宋國的富甲天下,海貿發達,居然百多年都沒有形成強大的騎兵集團,原因都出在這裡!
就是因為怕邊關大將手裡有強大的騎兵成為藩鎮割據集團,只有這一個原因。
林亂忍不住笑起來,所謂的自毀長城自廢武功,真是被趙家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過想到後世有朝代閉關鎖國禁止貿易引發倭寇之亂,又有朝代寧可舞動大刀長矛衝鋒也不研發火槍火炮,其實不算新鮮事,只是自己一時沒想通。
朱孝田不知道他笑什麼,提醒道:“大夫,如今你聖眷正隆,而且兵少,官家可以容忍,切莫再擴張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