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的目光望過去,呆呆地望了那些煙霧許久。
“陛下,一定要保重龍體。”一名將軍道。
曾經有許多人說過同樣的話,蘇餉這麼說,然後他就死了,李顯嶽也那麼說,然後他就被扔到了北唐北疆。
唐皇擺了擺手,他的大袖無力地垂落著,那種明黃色,隱約黯淡了好幾分。
阿史那沁大軍壓境之際,管清和剛剛才出了事情,陛下親政,整個北唐都陷入了並不大的動盪之中,所以晉王李顯嶽只來得及,也只能夠彙集十萬精兵,而且增兵緩慢,甚至可以說已經到達李顯嶽身邊的寥寥無幾。
完全能夠這樣認為:管清和之死,就像是一個導火索,他死得太過突然,丘戰神也走得太過突然,他們兩位,就這樣不負責任地把整個北唐隨隨便便地丟給了那位三分之一個人生都是在後宮聲色犬馬的陛下,於是,龐大的北唐雖然依舊在運轉,卻忽然之間有些紊亂。
在如此之下,阿史那沁發動的突然進攻,還有成武將軍蘇印的突然叛國,就像是迎頭一擊,把陛下弄得手忙腳亂,滿目迷茫,把北唐弄得直接就產生了危機。
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情太多,於是北唐混亂了。
人們或許並不會想到,管清和之死,可能對於北唐是禍非福,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陛下面對那些壓力所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責罵某人、咆哮、恨鐵不成鋼、怨恨……等等等等。
然而,真正的明君都是不會沉迷於其中太久的,因為一直在推來推去罪責,發洩自己的憤怒,對於事情的解決於事無補。
雖然,陛下看起來對於那些事情的發生付出了“努力”,似乎很累很累。
末了,他緩緩道:“你們要為君分憂。”
他的這一句話基本上是一個字一個字說出來的,真的很慢很慢,他的眼中終於稍微有了點光,或許這就叫希冀。
他對這偌大的北唐難以擔起責任,所以他只好把希望放在別人的身上。
好在,大唐有許多真正的忠臣良將。
“陛下,”一名老將抱拳道,“末將已經根據您的旨意,調集了兩萬府兵,候在長安城外,需要您的下一道旨意。”
“去吧,”唐皇閉了閉眸子,嘆了口氣,揮了揮手,他真的對這些事情感覺特別累,覺得自己的身子幾乎都要被壓垮了,只要有人肯為他分擔,他就會稍微好受一點,而且求之不得,“朕給你口諭,給你兵符,不需要別的了,帶著那些男兒,去增援我那個不爭氣的皇子,還有,撥給你三千羽林,守住北疆,抵擋住北邊的那些突兀人,就看你的了。”
緊接著,他又道:“你也去,命你為副將。”
說完這句話,他再一次靠在了龍椅之上,有氣無力道:“朕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兩名將領互視一眼,躬身往後退去。
大唐北疆刻不容緩,而這位皇帝陛下,也是再多也指望不上什麼了。
……
……
似乎過去了很久,可是龍椅上的那個整個北唐權勢最大的男人卻感覺只有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