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路過了夾崗門。
薛昭也路過了夾崗門。
然後金安就忽然停了下來,露出了兇狠的獠牙。
薛昭猶豫了,他非常謹慎地停下了部隊,感覺有點不太對勁。
然後果然很不對勁。
在他們的後面,那三萬曾經入金陵城準備堅守的軍隊突然遙遙地出現了,與金安的五萬大軍將他們夾在了中間。
薛昭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上當了,但是他很快便鎮定了下來,組織兵力準備抵抗。
金安的部隊和那三萬大軍開始衝鋒。
……
……
這一場戰鬥在歷史上算起來其實並不算是什麼大事兒,然而事後證明,意義和影響深遠。
不過這一切在暫時並看不出來。
正面交鋒之下,金安的部隊很難和薛昭實打實地來一場,軍隊的戰鬥力,以及薛昭的統帥能力,缺少任意一樣,可能都讓金安擁有與之一戰的實力,然而二者疊加,他就愛莫能助了。
所以當玩陰的之後,南吳人便發現其實這群北唐禁軍也並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樣不可一世。
他們也會稍微有點慌亂,他們也會傷亡。
這一場戰鬥,金安可以說是下了老本了,不僅僅他親自帶兵衝鋒,管闊、鐵山無、關連殿、江吞水、朱維江、趙彥雙、張連嶽、關挽雲、金曉韻等人齊上,可以說只要舉得起兵器的,全部都拼了老命地去打、去殺。
事情已經如此,薛昭對局勢越來越明朗,他有條不紊地佈置,同時也很清楚今天不能夠和金安繼續戰鬥下去了,他準備撤退。
禁軍的戰鬥力與他薛昭的統帥能力互相配合,果然進可所向披靡,退可排除萬難。
他們很堅定地穩住了陣線,然後只有很少的傷亡,並且撤走了。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這群禁軍真的就像是遊覽了金陵大地尤其是金陵城之後,風風光光地離去。
一點都不像是敗退的樣子——而實際上他們的確算不上是敗退。
可是江吞水的建議已經算是有用,金安的目的也已經達到。
危機看起來是就這樣解除了,雖然僅僅是暫時的,對於金陵城而言、對於南吳人而言。
薛昭暫退,在短時間之內應該不會組織起恐怖的進攻。
南吳人不敢鬆一口氣,而一場陰謀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