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吞水望著遠方戰火連天的宣州城,忽然有些感嘆。
他回想起幾天前那驚心動魄的一戰,依舊心有餘悸。
威遠將軍得到的戰報很簡單——懷化將軍兵敗被殺。
但是有多少人瞭解在這一句話的背後,是多麼慘烈和鬥智鬥勇的大戰?
那是他真正意義上獨自統兵之後的第一戰,也是第一場大捷。
沒有金安下命令,告訴他應該怎麼怎麼做,沒有朱維江和趙彥雙作為依靠和援軍並肩作戰。
只有他一個人,他自己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
帶一支軍隊,不是說他就是一個人,你說叫他往東,他就往東。
好幾千人,他們的容貌不同、聲音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你叫他死戰不許後退,他可能忽然害怕想要逃跑,你叫他暫時撤退隱忍,他可能一時衝動貿然出擊。
這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事兒。
有人說過他帶兵,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不論是五千人還是五百萬,他都能當他是一個整體。
但是那樣的人古往今來屈指可數,即使是兵法老祖也是這麼說——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
和懷化將軍的那一戰,之前有過許多進攻宣州中了埋伏全軍覆沒的前車之鑑,如果他如同那些人一樣傻不拉幾地衝過去,結局不言而喻。
他知道懷化將軍埋伏在宣州界內,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在哪裡。
他沒有貿然前進,停了下來,對著宣州地圖研究了很久很久。
他推測出了懷化將軍可能會埋伏的地方,隨後派出斥候前去刺探。
他所猜想的沒錯,斥候發現了懷化將軍的蹤跡。
於是一場你來我往的戰鬥爆發了。
懷化將軍並沒有把這一支他眼裡的雜牌軍隊放在眼裡,就是南吳正規的地方軍他都打爆過無數次了,還砍了三個司兵的腦袋。
但是江吞水很興奮也很謹慎,這是他的第一次發揮,一定要發揮好,就算是敗了,也不能大敗。
於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兩個人在宣州血戰。
事實證明,操練再多,也不如實戰有效果,幾次戰鬥改變了這支所謂的“雜牌軍”,江吞水在成長,他們也在成長,看到敵人他們已經不再像之前一樣恐懼無措,而是略感興奮、摩拳擦掌。
充分利用了懷化將軍輕敵的特點,江吞水中軍且戰且退顯示頹勢,讓懷化將軍一路冒進,兩翼卻是迂迴包抄了對方,等到懷化將軍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已經被三面合圍了。
儘管殺敵無數,這一支軍隊還是潰敗了,懷化將軍死於亂軍叢中。
懷化將軍被消滅之後,宣州城一馬平川,他急行軍到達城外,簡單休整了一天,便開始攻城。
此時此刻,北唐不會再有能夠短時間內馳援宣州的部隊,威遠將軍也想不到懷化將軍會敗得這麼快、這麼徹底。
此時是第三天,宣州在晌午時分被攻破,他的軍隊開了進去。
第一次大捷之後,又迎來第一次的攻下城池。
不過江吞水並沒有任何欣喜的心理,攻下宣州、殺了懷化將軍,便意味著他會成為眾矢之的,以後的艱險,任重而道遠。
三天之後,湖州方向傳來訊息,朱維江對著湖州久攻不下,昌武將軍的兵力是懷化將軍的兩倍,而且為人謹慎。
又是過了一天,趙彥雙的部隊加入了戰鬥,合圍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