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數天之後,那五萬南吳甲士終於是作出了動作。
他們已經是騎虎難下,曾經有著一名威名赫赫的統帥帶領著他們共同承擔,他們便擁有同生共死的勇氣,而統帥消逝也就意味著軍心的潰散,他們沒有了主心骨,便連求死的決心都沒有了。
但是,他們還有著許許多多的將領,在關正興殉國之後,他們必須要得挑起大梁。後退,沒有道路,於是他們只能夠向前進發,如果蒼天有眼,還讓他們攻入了長安,那最起碼還是一種希冀。
只是現在的行動顯得有些畏畏縮縮,完全沒有關正興率領時的那種長驅直入一往無前的氣概。
與之相對應的,是各路府兵的越來越接近,以及大軍開拔,開始進發的定南軍。
是的,本來準備化作橫亙的山脈死守鄭州,儘量拖延關家大旗的定南軍,在獲得確切的關正興死亡的訊息之後,選擇了主動出擊。
時不我待,不管怎麼說,五萬南吳甲士並沒有損失多少,他們還有著翻盤的機會,定南軍決定抓住機會,在他們的軍心最最不穩定的時候,給予痛擊,不論怎樣,那都是減小自己損失的最正確的手段。
風雲積聚得更加猛烈,一場生死大戰即將爆發,一面是保家衛國的北唐人,一面是魚死網破的南吳人。
鄭州城外四十多里處,春日暖洋洋地照著,將遮天蔽日的旌旗照成了一片淡淡的金輝。
南吳甲士在最前頭排成嚴密的陣線,在側翼是讓北唐以及周圍其他國度、民族忌憚非凡的戰車。
還有數也數不盡的吳弓。
不僅僅文雅而滿腹經綸,吳人的戰鬥力很強,北唐的某些人輕蔑地稱呼他們為“吳蠻子”,但是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北唐人對他們武力的忌憚。
在陌生的土地上,南吳人維持了自己的尊嚴,不論成敗,他們都要搏一下,哪怕最最信任的統帥已經不在了,他們也不想失去自己的方向。
好多年前,還沒有成為南吳聖將的金憂作懷揣著一腔熱血,帶領被欺壓的南吳人義無反顧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在現在,他老了、累了,於是南吳的年輕人們只能夠自己去尋找方向,比如今朝。
在相對遙遠的地方,是迅速逼近的北唐府兵。
而就在他們的對面,是黑壓壓的北唐定南軍,嚴陣以待,氣勢恢宏。
黑色的盔甲、黑色的大盾,在陽光的照射下顯現出一種油亮的色澤,綿延一大片。
定南軍的旗幟高高聳起,在多天之內,他們的行軍鏗鏘有力,但是在此時此刻,他們一動不動,沉默著面對著自己的國家最最忌憚的對手。
雖然關正興已經死了,但是這並不代表南吳人的軟弱可欺。
春光撒滿大地,天地之間色彩鮮明,遠方的林間,野花一簇又一簇。
無論怎麼說,對於這裡的人來講,犧牲在這如水的春天裡,都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大地起伏不平,四處蔥翠的林地就像是其上的一顆顆綠寶石。
兩支軍隊,九萬多人,就這麼匯聚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雖然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確切部署,也不會知道交戰之後雙方各自的動作。
南吳關家的帥旗迎風招展,奪人眼目。
但是在這之外,還有著另外的一個很另類的東西可以奪得所有人的關注。(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