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後的第三天,四月八日,星期一。
盧昌華一大早悄然去了岔路口,坐上了去北寧縣城的客車。
十九歲的他身高見長,嘴唇上冒出了細細的絨毛。
儼然是個大人了。
盧昌華這人比較沉靜,不願意到處搭訕。這樣的性格在前世是他社交能力的一個短板,可如今卻是他最好的保護色。
就算如此,他坐在車裡依然氣質不凡,引人注目。
幾個場部來的小姑娘時不時拿眼偷瞄他。
而盧昌華卻眼不見為淨,閉目養神。
他一門心思的想著,進城後去哪裡打聽漁業公司的事。那幾個小姑娘雖有八十年代的淳樸,卻沒有八十年代人的風情,不是他喜歡的型別。
也可能是他前世見識的美女過多,至少在審美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才看不上這些姑娘吧。
轉盤道下車的時候,身後輕飄飄傳來一句“裝什麼裝呀……”
讓盧昌華身形一頓,而後又瀟灑的走下了客車。
一個重生者會在乎這個?
街心的大鐘依然還在,基座上還有斑駁的積雪。
新華書店門前依然那麼熱鬧,進進出出的人流絡繹不絕。
圍繞轉盤道的機動車明顯比去年多了些,行人也在增加。
十點半的北寧城正是繁忙的時候。
街邊騎腳踏車的人很多,在盧昌華的身邊一閃而過,根本就不給他搭訕的機會。
他對現在的資訊交流方式很不適應。
前世手機的普及讓人可以千里之外隨時聯絡,網路的普及讓人們雖隔萬里如在眼前。
無論是資訊傳遞還是網上購物都方便的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回到了八五年,能適應就怪了。
且不說打電話不方便,就是電話本也只在個別地方出現,沒有公開對外銷售的通訊錄,一個城市都有什麼單位,在什麼位置,電話是多少,老百姓一概不知。
本地人或許知道一二,外地人就是兩眼一抹黑。
這會兒還沒有電話黃頁。
很多單位的電話都被列為保密專案,一般人都不知道。
農場內部和農場與農場之間,沒有直撥電話,都需要總機轉接。
如果盧昌華在三分場打電話給北寧縣裡的某個單位,那就極度的麻煩。
首先,他先要搖通長水農場總機,讓她轉接到北寧農管局總機,然後再讓管局總機接北寧縣某單位。
這還是順暢的時候,中間但凡哪個總機出現問題,這電話就通不了。
這也是他沒在農場打電話瞭解行情的主要原因,根本就不現實。
沿著交通路一路往南,就可直達客運總站和北寧火車站。
中間要路過七條東西走向的街道。
從轉盤道算起,由北往南,從八道街到一道街。轉盤道這條東西街就是八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