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信網每天的瀏覽量都在上升。
新聞頻道每天的ip都在十萬以上,而聊天室更是高達五十萬。
搜信軟體下載量高達三十萬人次。
在這樣的勢頭下,搜信網就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廣告客戶。
這天,盧昌華剛才北寧回來。
他進辦公室,廣告部經理就來了。
“盧總,昨天來了一個廣告客戶,要求在三個頻道中釋出廣告。”
“哦?這是好事啊,是哪家客戶?”
“是外國客戶,做晶片的,英達。”
“哦?”
盧昌華心裡既有欣喜也有糾結。
這幾個月,搜信網一直在調整和更新中。
本來,他的想法是給自家的公司做廣告。這既起到引導的作用,也能宣傳企業。
可一直沒騰出手來。
現在這個英達要來了,要不要做,怎麼做?這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自從某軟在96年釋出了中文版的作業系統後,國內的品牌電腦和組裝機的發展勢頭都很迅勐。
以前,在dos系統的時候,使用電腦的都是專業人士,很多都是搞科研的。
普通老百姓哪裡搞的懂那麼多的操作命令啊?!
九五年,釋出了win95,讓電腦的作業系統從命令字元轉變成了視窗式的傻瓜作業系統了。
這下就大大提高了使用人群。
可那畢竟是英文版的,很多人都不認識字,還是阻礙了電腦在中國的使用。
可九六年中文版的出現,讓普通的老百姓也有了使用的可能性。
現在是九七年的十一月份。
經過這幾年的培養和發展,使用電腦的人數已經突破了百萬。
而能夠上網,成為網友的人,更是多達七八十萬。
這些網友最大的煩惱,不是上網的費用,而是上網到底能幹點啥?
此時的中國網際網路還是一片空白。
最缺乏的就是中文內容。
像“瀛海威”這些最早傳播網際網路概念,後來業務主攻方向是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這些企業,最終走向落寞也是這個原因。
他們沒有看到內容的價值,只想著掙快錢!
而某狐、某浪、某易就是內容提供商,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入口網站就是這樣的原因。
比如某易,他一上來並沒有住啥內容,而是搞了個搜尋服務。
而這跟搜信未來的發展是相沖突的。
只是搜信還沒有推出罷了。
至於某狐,現在還沒正式成立呢。
某浪,現在還沒有影子呢。
現在國內最大的內容提供商就是搜信網。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讓這幾十萬的網際網路先驅們,知道了上網能幹點啥?
除了看新聞,傳遞檔案,還能相互交流,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