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搶險隊穿著統一的服裝,出現在哈市的時候,吳霞和眯縫眼組織員工慰問。
盧昌華讓大夥先吃喝,他則跟防汛指揮部聯絡。
當得知搶險隊已經到了,最新的命令也跟隨而來。
他們的位置是哈市西部的道里區閻家崗機場,剛剛更名為太平國際機場。
這段江道因為中間有個小島,導致洩洪不暢。
尤其是江道南側,嚴重威脅機場的安全。
這裡曾有武警官兵堅守,可是他們又被換去了更加危險江段。
這裡就成了昌和搶險隊的防區。
江道與機場之間有5公里。
中間隔著一個村子馬架屯,村民已經疏散了。
距離江邊有1.5公里。
此時,洪水已經蔓延到了馬架屯前500米的位置。
當搶險隊到到現場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固臨時堤壩。
先前,這裡修建了一道半圓形的土牆,是由沙袋堆砌而成。
這個工作對搶險隊員來說,就是熟練工種。
挖土裝袋,扛袋堆牆。
一輛輛的拖拉機拉著物資駛來,一車車的人來到現場。
一頂頂的帳篷被搭建起來。
一盞盞的電燈被點亮。
從嫩江和西流松花江湧來的洪峰,都會湧入東流松花江。
此時,太平機場的安慰格外重要。
省防汛指揮部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可見沉洋在他們面前是拍了胸脯的。
這可是承擔了巨大的政治風險的。
可見,沉洋對盧昌華有多麼的信任。
僅僅三天時間,一萬五千人就到位了。
一車車的沙袋被運到了江邊。
一道加高加厚的擋水牆出現了。
省市領導都跑來視察。
否則他們還真不放心。
見短短的幾天時間,出現了一道心牆,他們懸著的心這才舒緩了。
“盧昌華同志,感謝你為哈市人民做的貢獻,我們不會忘記。”
“領導同志,我是奉命行事,一切功勞都是領導的指揮。”
領導們點著頭,又和現場的搶險隊員們打招呼。
隨行記者又是拍照又是錄影,好不忙碌。
8月15號。
上游嫩江傳來訊息,第三次洪峰出現了。
齊市最高水位149.30米。
這下,下游的哈市如臨大敵。